怀疑政府信息的可信度 日民众购放射线测量仪

日本政府处理核电站事故不力,引发民众对政府提供的信息产生不信任感,特别是文部科学省公布的放射线量数据。为此,日本民众纷纷自费购买测量仪。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近日,东京都内放射线测量仪出现供给不足的状况。秋叶原专门经营测量仪的商家苦于络绎不绝的预约却进不到货。不少商家不得不匆忙从国外进口以补充货架。据了解,这些测量仪的价格为5万日元左右,尽管不便宜,但是因为政府提供的信息越来越使老百姓感到迷惑,而梅雨季节又即将来临,放射线测量仪正在成为东京都民众自我防范的必备品。

一位电器店经营者称:“核电站事故发生前销售频率大约为每两个月一台。事故发生之后,仅存的3台测量仪迅速卖出,开始出现供不应求。制造商那边的订单也堆积如山,迟迟进不到货。”

据店主称,目前该店主要经营美国生产的三种机型。由于需求量较小,制造工厂也仅有十几名员工。“订货电话都打不通。”该店主说道。据了解,放射线测量仪的咨询出现过两次高峰,一次是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之后,另一次是东京都内净水厂检测出放射性物质之后。“此前需要提前两个月下订单,最近得提前半年。因为担心信誉问题,寻找新厂商也比较谨慎,但是供货不足的问题也需要解决”。

预约客户主要是经营食品进出口的商人,他们购买测试仪主要用于测量货物放射线含量,此外也有不少主妇等普通市民。走在秋叶原电器街上,很多店铺门前都贴着“紧急进货”的通知。大多数店铺自核电站事故发生以后开始销售测量仪,以中国制造为主,价格为6万日元至13万5千日元。商家普遍“反映销售情况良好”。测试仪的基本构造并不复杂,性能上也没有问题。

对于放射线测定仪购买热潮,神户大学放射线物理学教授山内知也表示:“放射线肉眼看不到,市民肯定会觉得不安。”尽管日本文部科学省主页上实时公布放射线量,但是多数专家对此数据抱有疑问。例如,东京都的放射线量测试仪器设在新宿区内高度约为18米建筑物的顶层,并装置在1.8米的电杆上。问题就是高度。核电站事故中泄露出来的放射性物质随风飘散并且下落至地表。因此,距离地表越近的放射线越强。

山内教授上周在东京都内地表1米处进行测算,结果为每小时0.2微希,这与文部科学省公布的每小时0.05微希有明显出入。该教授表示:“这样的差别不可小视。”此外,测试地点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例如,市外的木质桌椅检测出放射性物质铯,“尽管不会立即对身体产生危害,但是最好不要沾在皮肤上。”同时,“雨水中携带的铯很容易聚集在排水沟等地方,因此测量出来的数据也比较高。”山内教授指出。

对此,山内教授表示:“雨水聚集的下水处理场也较为担心。对于推进核电站事业的文部科学省提供的信息不能囫囵吞枣,全盘接受。市民自己购买放射线检测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不过价格昂贵,应该由自治体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