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吃相

中华民族自古对吃相就很重视,所谓的“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食”都是古人对桌上用餐所形成的规矩。

想说说吃相,是因为在日本每天看多了介绍美食的电视节目和时不时来一次的“大胃王”比赛,因此,也就对日本人的吃相感了兴趣。虽然对美食电视节目里的嘉宾们在“试食”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生在地球真是太幸福了的夸张表情和语言不太感冒,但他(她)们那种腰直席正,用手接着筷子夹的食物慢慢送到嘴里,不露齿的细嚼慢咽的优雅吃相,还是让我看了艳羡不已。

与过去不同,近来的日本人在家里进食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严格而比较随意了,但以“外人之眼”看来,还是觉得与我们大有不同。比如:虽然在家里,但在桌上也要坐姿端正、规规矩矩、少言、无声等,每个人都用自己的专用碗筷默默而又虔诚的“顶戴”(领受)上天恩赐的吃相,足可以憋死我辈。在公司饭堂吃饭,日本人同僚之间,男人还罢了,女人们用餐,表面看起来似乎很随意,但细观察,就可以看出她们随意中的不随意来,虽然好像专注于自己的饭菜,但从举箸、夹菜到把饭菜送入嘴里,一连串的动作和有意无意间飘向周围的眼神儿无不都在告诉我们,她们实际上时时在意着周围人的注意,生怕一点些小的失仪,就会为别人带来笑柄,从而被人视为不够淑女。以我们“外人之眼”看来,日本人的婚丧庆典等大概是最受罪的活动了。坐在同一张桌上与互不相识的人共餐,检点自己的吃相就成为了整个就餐过程时时谨慎的地方,否则,就要被贻笑大方。日本人吃饭,一般还很忌讳“吧嗒吧嗒”的咀嚼声,不过,日本拉面馆则不然,走进拉面馆,那一片“呼噜呼噜”、“哧溜哧溜”之声是不绝于耳,那种放声而食的热火朝天的场面,一迷糊,就以为自己回到了祖国呢。据说,日本人在拉面店搞“吃声”竞赛,那时因为他们有一传统说法,认为放声吃面是对厨师的最高褒奖,声音越大,证明厨师的厨技越高超。不过对此种说法,本人倒是不以为然,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吃和食时都似可以放声咀嚼了,褒奖厨师嘛。

其实,说穿了,日本人受的罪完全可以说是他们自己找的,食本无矩,《礼记》就有“共饭不泽手”的记载,凡事学中国的茹毛饮血时代的古日本,当和中国一样,填饱肚子才是第一要规。是形成于平安时代的日本“食礼”和完善于近世京都信农小笠原家的武家礼式所规定的从筷子的拿、放开始到食礼、顺序、等食事中的各种规矩,尤其是不能给别人带来不快感的“五感”(即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和触觉),这一系列规矩的形成,才使日本人的吃相文雅了。不过,那种默默地细细咀嚼的样子,使人看着看着,就觉得如果他们再能咀嚼出点白沫来,还真就可媲美“牛吃草”了。想想,日本人吃顿饭,我们吃顿日本饭,都觉得挺累。与咱们那呼呼噜噜一大筷子面条下肚,然后“咔嚓”一口大葱蘸大酱的“人生贵适意”的吃法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不过,说来说去,吃相文雅,毕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儿,日本人进食贵文雅,而国人用膳讲适意,两相将就,弄个“适意的文雅”之吃相出来,中日就又一衣带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