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微观:一部感人的历史教材

5、要“不忘战争带来的痛苦,不让过去痛苦的历史再次发生”

“伊藤郁子的上级命令她给日本人伤员注射酒精和空气,真是残忍之极,丧尽天良,那个时代真是一个失去人性的粗野的时代。”

“我们这一代人不知道战争在实际上有多么可怖,但我们都希望和平。我感到最真切希望和平的,恰恰是那些实际经历过战争的国家。”

“关于战争,应该说我学习过,也读过有关的书,特别是日本人对中国人做过的事,根本不是人能做出来的事。但是,已经做了,无法挽回了,重要的是今后应该怎么做。”

“‘特攻队’在日本国内被看作是英雄,似乎已成定论。但是,这个‘神风特攻队’给我的印象就跟9.11事件中劫持飞机冲撞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的恐怖主义分子一样。”

6、为什么至今“日中之间依然像隔着一堵墙”?

“战后中国人养育了日本人遗弃的孩子,使我产生一个疑问:既然中国人抱有反日感情,为什么还要对日本人做好事呢?”

“正如周恩来所说,日本兵放下武器,将不同国家的人们隔开的墙壁渐渐塌掉了。可是,如今日本人放下武器已经有60年了,日中之间却依然像隔着一堵墙,使人不禁产生疑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令我再次感到,在战争早已过去的今日,要治愈人们心头的创伤是多么的困难。为了消除两国人们之间的隔阂,只有不断加强两国在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不断深化国民之间的交流。”

7、“面对当今的中日关系,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段往事”

“在那场战争中,日本军在中国犯下了诸如南京大屠杀等等罪行,对中国人确实做了坏事。然而,中国政府却主张‘战争责任在于军国主义者,不再责怪日本人民’。多亏这种政策,大批日本人从战争俘虏变成了中国人民的战士,与中国人形成了相互信赖的关系,留在中国的日本人作为医生、护士、电影人等等,为新中国做出贡献,这真是了不起的事情。面对当今的中日关系,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段往事。”

“如果更多的日本人普遍知道中国人抚养了日本人遗弃的婴儿,他们更会希望与中国友好。”

最后,笔者感到这一堂课之所以能够引起日本大学生的很大共鸣,一个关键在于“用事实讲话”。日本人看重事实,我们解决历史问题也需要“重事实”。最近,根据中日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协议,中日两国开始了共同的历史研究。笔者认为,战后我军善待日本战俘以及原日本侵略军官兵及其他日本人参加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历和事迹,也应该作为日本侵华战争历史的一个重要补充,载入史册。

(本文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