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生物科技突破,深耕健康中国战略
——访珍奥双迪健康产业管理集团董事长刘洪

古都奈良,春暖鸢飞,飞鸟衔来远方的文明,驯鹿驻守长寿的密码。

4月23日,由世界高科技合作协会、珍奥双迪健康产业管理集团(以下简称珍奥双迪)主办,百奥泰集团承办的第十三届国际基因节在奈良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于25日上午闭幕)。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托马斯·苏德霍夫,珍奥双迪健康产业管理集团董事长刘洪,以及中、美、日、澳等38个国家和地区的两百余位科学家、行业领军者共赴这场生命科学的全球盛会。国际基因节联合发起人、国际基因节大会主席陈玉松先生,国际基因节联合发起人、国际基因节大会执行主席梅晓丹先生,国际基因节大会秘书长潘晓非女士也为第十三届基因节的隆重召开送来了寄语。

基因节上,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徐美虹副教授所作《Targeting Aging and Promoting Longevity with Exogenous Nucleotides(TALEN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核苷酸抗衰延寿:一项随机对照人体试验)的报告,引发广泛关注。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彼得·霍夫曼教授,南非夸祖鲁·纳塔尔大学费尔南多·阿尔贝里西奥教授等6名嘉宾分享的有关“生物技术与健康长寿”的最新研究成果,掀起热烈讨论。

在“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个春天,《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联袂《日本华侨报》专访国际基因节的主办方——珍奥双迪健康产业管理集团的刘洪董事长,探讨用好以核苷酸为代表的生物科技新成果,助力全民实现从“养老”到“享老”健康理念及生活质量升级的深远意义。

 

科研立企是珍奥双迪始终如一的初心

早在全球步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之际,将科研立企作为发展宗旨的珍奥双迪,就凭借前瞻性视野和战略性布局,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前沿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一二三四五”,刘洪董事长幽默地伸出右手,概括珍奥双迪砥砺深耕的发展历程。

“一,即专注一心。”上世纪九十年代,珍奥双迪事业创办人陈玉松带着核酸开发的项目拜访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布鲁希纳博士。“虽同为维持生物机能的基础物质,但对人体而言,核酸发挥着比蛋白更具决定性的作用。”布鲁希纳博士的观点坚定了陈玉松的方向,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用核酸改变生命质量的科研之中。全国最大的核酸产业化基地在大连建成的消息,被刊载在1998年的《人民日报》上,吹响新世纪全面健康攻坚战的集结号。

珍奥双迪构筑的两大平台——国际基因节交流平台和诺奖科学家合作平台,前者成为业界交流的知名专业平台,后者构建研发创新的坚实后盾,拱卫珍奥双迪在不断强化自身科研环境,强健创新创造型研发团队的同时,积极广泛地举办具有高附加值和高影响力的交流活动,建立起高精尖生物界技术信息交流与合作的生态体系。历经20载不懈发展,国际基因节交流平台在业界赢得“新兴生物技术的达沃斯”的美誉,为珍奥双迪网聚全球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过万家产、学、研机构的优质资源,成功对接国内外多个创新生命科学技术的研发、落地和量产。另一方面,包括原苏黎世实验免疫学学会主席罗尔夫·青克纳格尔博士在内,先后有38人次诺贝尔奖得主走进企业开展学术交流。诺奖科学家助阵,为珍奥双迪搭建起国际顶尖科研合作的桥梁,加速前沿生物技术的转化应用。

作为全国最早开展核酸产业化、最早布局核酸营养领域的企业之一,凭借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创立29年来,珍奥双迪已完成三次关键性的跨越。位于东北首个国家级新区——大连金普新区内的珍奥双迪生物谷,不仅是全国核酸产业化基地、氢分子医学产业化基地,还是国家级基因检测示范中心。

如何将创新成果运用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是研究者和推动者的历史使命。珍奥双迪建立的四维科研体系,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临床验证、市场推广为抓手,激发以核酸为代表的基因科学的活力和动力。在创造五大科研创新“高光时刻”的同时,珍奥双迪还在大连理工大学等院校及科研机构设立奖学金,奖掖科研力量,培养创新人才。

“珍奥厚德载物、核酸生生不息,专注一心、述而不作,以金造器、器器皆金。”不仅成为珍奥双迪生物谷电梯入口处镌刻的铜质铭文,也被写入每一位珍奥双迪人的DNA。

 

创新永无止境是珍奥双迪勇担立业拓业之本

1998年,珍奥核酸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同年,珍奥集团研制的核酸胶囊获得国家卫生部(即后来的国家卫健委)批准文号,成为首款戴上“蓝帽”认证的核酸类保健食品。这些,标志着珍奥集团在核酸领域的科研实力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也为它走进千家万户、改善全民健康状态,持续投入研发力量、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坚定了信心。2001年,珍奥集团联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同济大学基础医学院,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人体试验,此举开创了通过人体试验评价核酸产品的全球先河。

自2006年起,企业委托北京大学科研团队开展四代大鼠喂养实验以及系统实验评价核苷酸的安全性和功能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试验期间,发现核苷酸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2019年,正式启动核苷酸抗衰老研究,经动物试验证实,核苷酸可以被衰老细胞吸收利用,提高其再生和逆生长能力,核苷酸终身干预小鼠延长其中位生存时间,相当于人寿命8-12年;2022年,经过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教授、韩德民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对“核苷酸延缓衰老延长健康寿命”动物实验成果的鉴定,该研究成果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珍奥双迪委托徐美虹副教授所在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李勇教授团队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在多年躬耕之后,捷报频传。经过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核苷酸具有延缓衰老和延长健康寿命的作用。在2023年9月举办的第十四届亚洲营养大会上,李勇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披露了国内首次进行的核苷酸抗衰老细胞、菌群、动物研究成果。2025年,恰逢第十三届国际基因节隆重举行。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国际学术盛会中,李勇教授团队核心成员徐美虹副教授世界展示了《外源核苷酸抗衰延寿人体试验》的最新突破性成果:外源核苷酸干预可使老年人DNA甲基化年龄(即生理年龄)显著降低3.08岁,同时改善糖脂代谢、人体成分指标,并显著降低疲劳感,为抗衰老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曙光。未来,李勇教授科研团队将继续携这一前沿科研成果,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专业论坛,向世界展示科技抗衰的“中国方案”,发出铿锵有力的中国科技强音!

2016年,企业与中国航天基金会缔结“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关系,并于2023年升级为“中国航天事业战略合作伙伴”。2024年9月,珍奥双迪的核苷酸原料搭载实践十九号卫星进入太空,开启太空环境下的效应研究,获得“中国企业的创新基因同样能在星辰大海中璀璨绽放”的赞誉。“数据比口号更有力量,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成百上千次实验、数万小时的坚守。”面对接连不断的聚光灯和荣誉榜,刘洪董事长的回答无比坚定。

 

服务全民健康是珍奥双迪勇担的社会责任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个人健康意识和全民健康水平的普及和提升,是新时期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认识基础。占地近38万平方米的珍奥双迪生物谷,不仅是大连金普新区的地标建筑,更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年均接待来访者20余万人次。生物谷内,采用全息投影、幻影成像、裸眼3D技术和人机交互系统等智能手段进行健康知识普及的珍奥双迪国际健康科技馆,成了深受孩子和老人青睐的“打卡圣地”。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另一端,连结的是健康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日常生活的社会责任。医学昌明、技术创新、知识系统更新,最终目的,离不开造福民生。民族智慧叠加新锐学科,企业自主开发的5′-单磷酸核苷酸产品,被列为国家发改委振兴东北项目,深受消费者好评,产品质量符合美国FCC等国际标准,畅销海内外。

2015年珍奥双迪富氢水获得米兰世博会金奖,从侧面反映出全社会健康意识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移的阶段性进步。减少慢性疾病的发作,逐步满足民众“不得病晚得病”“抑制疾病”“延长寿命”的三段式需求,是珍奥双迪铭记在心的企业责任和历史使命。

从2001年珍奥被授权为第28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赞助商,到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连续数年与企业共同签署赞助合作协议,则有力地印证了珍奥核酸类保健食品不仅可以为普通百姓营造健康福祉,提高生命质量,更能为奥运健儿提供营养保障,护航国家队夺冠征程。从日常补给到专业赛事,从全民健康概念的普及和提升探索基因在太空环境下的更多可能,珍奥双迪用大踏步前进,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奋进之路。

历史上,中日交流源远流长,新时代,两国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以一位健康产业领军者的视角来看,刘洪董事长对于日本社会“一极化发展”与“老龄化深刻”并存的发展瓶颈,提出了通过向海外转移养老产业,由中国承接部分养老需求的建议。中医文明所建立起的“上医治未病”的价值体系,对于当今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同时,广阔的中国市场也有能力承担日本溢出的这部分需求,期待中日两国在以核苷酸为代表的生物科学领域展开更加深入的、多元的合作。


 

采访后记

窗外,新绿萌动,生机盎然。窗下,刘洪董事长述说珍奥双迪的发展愿景、社会责任以及时代使命,质朴而务实的语言,感慰人心。从科研立企的初心到布局大健康产业蓝图,从支持国家战略到赋能全民健康,珍奥双迪展示了一家民族企业以生命科学为源动力,助力民族复兴的社会责任和价值根基。

“为今天的长者守护尊严,为明天的人类拓展寿命”,国际基因节会务有期,而珍奥双迪人探索核酸密码、发现长寿奥秘的探索征途没有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