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由20家在日华人上市企业联合发起设立的华人上市企业协会在东京银座成立。女性上市企业董事协会(WCD)日本支部共同干事齐藤圣美受邀出席致辞。“女性所带来的不同视角对企业至关重要,希望未来更多华人企业在上市过程中,也能重视并善用女性人才,推动组织多元发展。”一番话掷地有声!
齐藤圣美是日本女性创业领域率先打破“玻璃天花板”的代表。她的经历是华丽的个人奋斗史,也是日本女性参与经济活动、进入企业决策层的缩影。在女性力量不断被重新定义的今天,我们邀请JBond东短证券株式会社创始人、日本女子篮球职业联赛前会长齐藤女士做客《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编辑部,倾听她的故事,理解她的道路,探寻她的力量从何而来。

求职困境下的觉醒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您是日本女性中第二位获得哈佛商学院MBA学位的人,被视为日本女性企业家的先驱之一。在日本女性尚未普遍参与社会劳动的时代,您是如何一步步开拓自己的职业道路的?
齐藤圣美:我并不是一开始就怀抱远大理想的人,在学生时代,我对未来的设想和大多数女性一样,毕业后工作几年就结婚,过一种常规的人生。转机来自于求职时遭遇的冲击。
当时的招聘市场对女性极不友好,男生很容易拿到录用通知,而女生的选择少得可怜。在当时学校公布的招聘信息中,针对女性的职位只有两个,一个要求英语学科毕业,另一个要求容貌端丽。
我想进入新闻行业当记者,于是带着简历挨家报社拜访,却被反复告知不录用女性记者。唯一接受女性应试的是《日本经济新闻》,虽然我突破三千倍的竞争率成功入职,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如愿进入编辑或采访岗位,而是被分配到了电脑系统部门。
上述的求职经历让我意识到,非关能力,而是性别决定了一个女性能被允许走到哪里。于是我不再期待被给予机会,开始靠自己寻找路径。赴哈佛留学,进入外资金融企业,再到创业……这些都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职业规划,而是一次次被现实激发出的选择。
性别带来阻力也带来机会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在您的创业经历与社会活动中,女性身份想必会带来许多现实阻力,是否也会在某些时刻成为一种优势?
齐藤圣美:作为女性确实有很多现实阻力,但我并没有把这些经历当成性别歧视。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就是那样,只能一边接受现实一边寻找突破方法。
创业初期遇到的困难至今记忆犹新。第一步是去银行开设公司账户,当时接待我的工作人员问的第一句话是:“你还年轻,应该考虑结婚,不要想着开公司。”他其实没有恶意,这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价值观,认为女性不适合经商,最终还是会回归家庭。
后来我去洽谈业务,企业代表也经常会小心翼翼地问我:“请问,在您背后出资的是哪位先生?”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女性不可能独立创业,背后一定有某个男人在提供支持,可能是丈夫、情人,甚至是黑社会。
不过,我并不认为女性身份只有不利。事实上,它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因为当时社会上活跃的女性企业家实在太少,我很容易被记住,这反而是一种优势,很多人在看到我的努力后会主动帮助我,这让我在创业过程中赢得了很多真心的支持者。
今天回头看,我并不是靠自己一个人闯出了一条路,而是有幸一路上遇到了愿意支持我的人。
从形式平等走向实质平等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日本近年来积极推动女性活跃政策,努力提高女性的社会参与度。这一政策也往往被认为是出于劳动力不足的需求,而非真正的性别平等。您认为女性在社会上活跃真正需要的支持和政策是什么?
齐藤圣美:相比过去,日本女性的社会参与度确实在制度层面取得了进展,产假、育儿假等政策逐渐完善,企业也提出培养女性管理层的目标。但这些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距离真正的活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许多企业主张要多雇佣女性,却迟迟不给女性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岗位和机会。女性管理者在大企业内部依然凤毛麟角,即便偶尔有女性高管,也多半是社外董事这样的象征性位置。
在日本,职业女性面临的问题之一是缺乏社会性的支援。比如在中国或东南亚国家,家政服务比较普遍,能够从外部给女性提供帮助,但日本社会对这种服务带有抵触情绪,认为照顾孩子和处理家务应该由女性自己承担,这就导致很多女性因为结婚或育儿不得不中断事业。一旦中断,就很难再回到原来的事业轨道。
只要制度环境仍然默认女性必须独自承担家庭责任,那么女性活跃就还只是一句口号。
驱动前行的不是野心而是信任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您在经营企业的同时开展大量社会活动,包括撰写著作,包括长期担任日本女子篮球联赛(WJBL)的会长,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是如何维持的?是不是有很多人向您请教能够兼顾的秘诀所在?
齐藤圣美:经常有人问我如何兼顾工作与各种社会活动,我能持续不断投入不同领域,靠的不是严格的计划,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我参与的很多工作都不是主动选择的,而是别人邀请我去做。被推荐担任女子篮球联赛会长,也并不是因为我和体育界有着很深的渊源,而是当时负责这项工作的伙伴认为我可以胜任。
不辜负伙伴的信任,大概就是我的驱动力。这种信念让我在事业和人生中都能保持一种稳定的能量来源。
人与人的连接是最大的生产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近年来,日本社会中涌现越来越多的女性企业家和领导者,也有一些中国出身的女性在金融、科技、文化等领域展现出自己的力量。对于正在挑战中的她们,您有什么建议?
齐藤圣美:在纽约工作期间,我也直面过各种难题。因此我由衷敬佩那些在异国他乡打拼的女性,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创业者。她们来到日本,面临语言、文化、人际关系、制度等多重壁垒,但依然能走出自己的一条路,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中国出身的女性身上有两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特质:第一是强大的行动力,第二是持续成长的意志。她们往往没有那么多犹豫,而是先行动,再在过程中学习并不断进化。这种精神非常适合创业,也往往更容易抓住机会。
不过,我也想给她们一个真心的提醒,不要试图一个人承担所有事情。优秀的女性很容易陷入什么都要亲力亲为、不想麻烦别人的状态,但这反而会限制事业的规模和可能性。真正的成功不是靠一个人硬扛,而是要学会建立信任关系。
我年轻时曾获得过一句很关键的忠告,要学会适当的时候去依靠别人,尤其作为女性,千万不要害怕向他人寻求帮助。有时候,人愿意帮助你,不是出于同情,而是出于信任和尊重。一个愿意与他人合作的人,更值得别人托付重要的事情。
请继续大胆挑战吧,但也别忘了事业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伙伴就是你最宝贵的资产。
采访后记
歌德在《浮士德》的结尾写道,“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飞升。”在时代变迁的洪流中,女性的角色不断被重塑,也持续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女性需要的不只是前行的勇气,更需要可追随的榜样与可以信赖的引领者。齐藤圣美女士正是这样一位为后来者开路的人。向她致敬,也向她致谢!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10/7 |
|
![]() |
2025/10/4 |
|
![]() |
2025/10/4 |
|
![]() |
2025/9/6 |
|
![]() |
2025/9/6 |
|
![]() |
2025/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