梶冈亨个展“SLIGHTLY ABOVE THE LAND, FLOATING PARTICLES”即将揭幕

 

2025年11月1日至11月7日,日本著名艺术家梶冈亨将在LE METTE GALLERY举办个展“SLIGHTLY ABOVE THE LAND, FLOATING PARTICLES”。

展览信息:

le_mette_gallery
TORU KAJIOKA 个展
梶岡亨 个展

 

SLIGHTLY ABOVE THE LAND, FLOATING PARTICLES

 

展期:2025 年 11 月 1 日(周六)– 11 月 7 日(周五)

开放时间:13:00–19:00

会场:LE METTE GALLERY

广岛市中区大手町1-1-26 大手町一番大楼 307 号

@le_mette_gallery

090-8889-8886

https://www.lemettegallery.com


创作者的话:

我的创作旨在通过绘画探究“知觉的临界点”与“时间的层理”。

画面上浮现的并非单纯的色彩与形状,而是一种现象——它唤醒潜藏在意识深处的经验残响,那些尚未被言语命名的感受,介于梦境与记忆之间。

对我而言,绘画是一场与这种“经验的沉积物”的对话。

当观者面对我的作品,在自己的内在图像中产生共鸣的那一刻,我与他者的人生在瞬间交织。

正是在这种交汇之处,绘画显露出它真正的力量。

 

我的创作基于日本造形意——这并非装饰意义上的“传统”,

而是一种不断重新思考“时间与感受”关系的知觉体系。

琳派艺术的装饰性与金银形式一直是我的重要参照。

然而,我所关心的并非再现其表面的辉煌,而是重新唤起其中的时间深度——

使形式之内潜藏的时间与意识的层次得以显现。

 

因此,我使用铁、树脂、矿物颜料以及建筑材料,将它们长时间埋入土中,

让发酵与氧化等自然化学过程在其中发生变化。

这些被时间改造的物质,在画面上相互作用,打破平面的限制,生成一种多层次的空间。

在这种相互作用中,物质与意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开始震荡——

而正是在这种震荡的缝隙中,知觉本身被重新构成。

 

我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漂浮之花浮之物,正是这种状态的象征。

它们无根、无源、无重力地游移于空间之中,

映照出禅的无常感与道家的“无穷之变”。

它们也呼应了中国作家残雪在《布谷鸟鸣的那一瞬》中所描绘的“模糊边界”——

梦与清醒、生与死、意识与无意识之间那若隐若现的界域。

在这些悬浮的点上,我看到博尔赫斯在其三部作品中所揭示的哲学结构:

《El Aleph(阿莱夫)》中“同时可见一切的单一点”;

《La Biblioteca de Babel(巴别图书馆)》中拥有无限层次的知觉与世界结构;

以及《Las ruinas circulares(圆环的废墟)》中创作者与被创造者相互映照的意识循环。

这些思想在我看来汇聚成一个统一的觉知空间——

一个所有时间与空间、现实与记忆、自我与他者暂时共存的意识焦点。

每一幅作品,正是这样一个焦点:一种关于无限与生成的显现。

 

我并不是为了“解释”而绘画。

绘画在我看来,是尚未被语言定义的感受逐渐获得形态的过程。

意义并不先于作品存在;它在手的动作、物质的变化中逐渐生成。

语言倾向于将世界切割为概念,而绘画则重新召回那种语言之外的流动性知觉——

存在在被定义之前、在显现的瞬间重新诞生。

 

桃山时代金碧屏风的感性、琳派装饰的光泽,

在我的作品中以静默的形式延续。

我并不意在复原其奢华,而是试图显现另一种光——

那是被岁月风蚀后的金色,在阴翳与寂静中渗出的微光。

这是一种在静谧中呼吸的美,带着时间侵蚀的痕迹与生命的持久韧性。

对我而言,这是一种再生的美,而非怀旧。

 

我的抽象性不同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所追求的主观能量爆发。

它源自“历史图像的回响”与“物质存在的交汇”,

由此生成的空间,使观者能够重新体验自身意识与时间的共振。

因此,绘画并非被观看的对象,而是一处交汇的场所——

在此,知觉、物质与存在被暂时地重新诞生。

 

我希望在作品中架起日本造形意记忆与当代造性思之间的桥梁,

并以此呈现一种新的“存在之美”。

绘画,对我而言,是知觉与物质、时间与无意识、艺术家与观者的经验交织之地。

而那种交汇——正是我表达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