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来日中国女性被收取三倍医疗费 家属怒告医院歧视

一位在日本短期滞在的中国女性因病被急救送医,却被收取了相当于日本人标准的三倍的医疗费,差额高达450万日元。日前,女性的家属将医院告上法庭,认为这是“基于国籍的差别对待”。

据《读卖新闻》9月10日报道,这位中国女性2019年11月以最长90天的短期滞在身份来日本探望长女,因疫情期间航班熔断无法回国,只能依靠日本政府的特别措施,以90天为单位不断更新签证。

2022年1月,她因左半身不适被送往位于大阪府的国立循环器病研究中心,确诊脑肿瘤和大肠癌,住院至同年3月上旬。虽然治疗内容均在日本医保的适用范围内,但由于女性没有加入日本国民健康保险,因此医院收取了675万日元的医疗费。退院后,这位女性回到中国,于2023年去世,86岁。

根据日本相关法律规定,外国人持有超过90天的在留资格,必须加入日本国民健康保险。但该女性的特别措施签证每次均为90天,无法参保。而该医疗机构对自由诊疗的外国人一律按300%收费。

该女性的长女认为这种收费违反了联合国公约所保障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属于不合理的差别对待。因此将国立循环器病研究中心告上法庭。长女在接受《读卖新闻》采访时表示,“本该负担的部分我已支付完毕,而因为国籍原因被要求支付3倍的费用,这让我无法接受。”

事实上,外国患者在日本被收取高于标准的医疗费用的现象广泛存在。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23年度的调查显示,在5673家医疗机构中,有794家承认对短期滞在的外国人收取高于标准的费用。理由是外国患者需要口译同行,诊疗的时间成分增加,而且外国患者的突然回国往往导致医疗费无法回收,风险成本增高。

日本厚生劳动省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读卖新闻》采访时表示:“没有加入保险的外国人,属于自由诊疗,国家无法干预医院的收费标准。”“但考虑到语言障碍等问题,我们鼓励医院根据额外产生的成本进行合理的定价。”

大家认为,日本医疗机构收取短期滞在的中国患者三倍的医疗费,是合理措施还是国籍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