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人的交流是联系中日两国的重要纽带

鲲鹏大鸟,水击三千里,扶摇直上九万里。在古人看来,大海、长空,只有此神物方能超越。但即使在古代那样困难的条件下,中日之间的人员交流,也曾留下许多佳话。在今天的交通条件下,无垠碧波、万里蓝天,均成坦途,转瞬可达,中日人员交流更是迅速发展。最近,就有两则消息,反映了中日人员交流的盛况。

一则是日本学生支援机构公布的调查结果。根据此调查结果,截至去年5月1日,该年度在日留学生的数量比前年增加5331人,达到了123,829人,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大陆留学生数量以72,766人高居国别地区榜首,其次为韩国、中国台湾、越南。

另一则是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的统计。根据此统计,2007年自日本大学或研究生院毕业后在日本就职的外国留学生达10,262人,同比增24%,创历年新高,首次突破万人大关。其中,中国大陆以7539人位居首位,同比增26%;韩国以1109人排名第二,同比增18%;中国台湾以282人列第三,同比增41%;孟加拉国以138人排名第四,同比增16%;越南以131人列第五,同比增42%。来自亚洲地区的留学生占总人数的97%。 

中日人员交流出现这样的盛况,除地理接近、交通便利的原因外,根本原因还在于中日两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两国关系发展的需要,对人员交流采取了积极的态度与政策。

日本在进入21世纪后,其人口构成日益显示少子高龄化的趋势。据预测,未来10年内,日本的劳动人口将减少约400万,导致日本经济活力减弱。1994年,日本GDP占世界GDP的17.9%,2007年下降到8.1%。可以说,正是这种情况,促使日本政府下决心加大吸引外来人才的力度,制定了近年内“吸收30万留学生”的计划。而中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对青年学子出国留学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青年赴日留学与学成后在日就业的数量出项了明显的增长。人的交流越来越成为联系中日关系的重要纽带。

中日两国虽然在地理上“一衣带水”,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在民族感情上存在隔阂。一定数量的中国留学生在日本较长期生活,有的甚至留在日本工作,对促进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他们用他们所学得的各种专门知识,加强了他们所在领域与中国方面的联系,使中日交流变得更加具体、深入。笔者有不少华人朋友,在日本或任教授,或当企业家,或办报纸,如果缺少了他们实实在在的努力,中日关系要发展成现在这样的局面,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我们都应该祝中日两国间人的交流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