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中日两国关系已跨越过去5年来的隔阂与障碍,正在全方位、多层次、有条不紊地朝前推进。这一方面是由于即使在“政冷经热”时期,也是生意照做,经贸基础相当扎实;另一方面,两国均不同程度地从那一场“冷战”中,有所反省,有所收获,有所调整,也有所超越。唯其如此,当一年多以前,安倍晋三前首相提出“战略互惠”构想的时候,立即得到了中方的响应。
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须建立在广泛的战略合作基础之上,合作的范围越广、层面越深,互惠的交集才会越来越大。在两国已然超越了那场旷日持久的意识形态龃龉之后的今天,难以想象历史问题会再度发酵,酿成阻碍两国关系发展的动因。但与此同时,历史问题以外的其他战略性议题,正渐次进入视野,譬如台湾问题和东海问题。
前者,历来是中日关系最重要的基础,两国建交35年来,中方在台湾问题上不容挑战的立场,也基本得到了日本历届政权的尊重。今年,随着台湾“大选”和北京奥运的临近,台海问题进入高火险期。因此,中方需要日方给予明确的支持。后者,截至目前为止,双方已实施了逾14轮的谈判(包括首脑会谈),并且达成4点共识。日本外交官认为,东海问题是中日之间目前唯一存在的“障碍性问题”,此说不一定非常准确,但解决这个问题同样应该有紧迫感。或许,解决好这个带有主权性的争端问题,对今后中日两国乃至东亚、世界上相同类似的问题都具有示范性的作用。
今天,中国跟世界许多重要国家,都已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遗憾的是,中日两国尚止于“战略互惠”。同为东亚大国,中日一衣带水,一苇航之,经济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应该说,两国关系的发展现状是难尽人意的。或者说,中日两国仅有战略互惠是不够的,两国应扩大、超越互惠,早日构筑基于战略互信基础之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非如此,难以契合两国在21世纪的战略定位。所以,福田康夫主张的“温故创新”,应该也适应于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30 |
|
![]() |
2025/6/30 |
|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