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快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读来有些郁闷。不是因为文章写的不好,而是,文章反映的事实有些让人感到不那么客观。而且,更令人痛心的是,这篇文章竟然被新华网醒目地转载,而文中所述的有些事实并不是出自不了解日本的国人之口,而竟然出自我们这些在日的华侨或华人。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这篇文章题为《在日华人时常被日本人问中国现在能否看到彩电?》,并称是“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前,记者在大阪、东京等地采访了几位在日本生活的中国人。” 遗憾的是,这位记者并没有公布自己的名字。他在文章中写到, 一位陈姓中国人说到,“曾经有一些日本的朋友问他,中国是否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现在能不能看到彩电?在这些日本人眼里,陈来自一个封闭的、非常落后的,和朝鲜一样没有开放的国度。陈说,在一些日本人的观念里,中国甚至是一个不能随便说话的、没有自由的国家。”
问题就出在这里。相信如此标题、如此事实,无论是哪个中国人看了都会感到很不舒服。特别是那些没有去过中国的人会想,怎么我们中国人在日本人眼里就这么落后?接下去就会引伸到日本人怎么这么看不起中国人?结果,这样的想法就会深深烙印在那个人的心中,并随着一些其他事件的发生而继续加深和膨胀,最后很可能变成对日本人的不满甚至敌视。 相信这样的结果不是那位接受采访的人所希望的,也不见得是那位记者的本意。但是,这篇文章能够被广泛转载或流传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担心的信号。本来中日关系就处于十分微妙的时期,甚至有专家称日中关系已经陷入低谷。因之,我们在日华人华侨社会也受到不小的打击。所以,想尽办法促使中日关系从冷到暖不仅是当务之急,也有益于中国,有益于我们自身。
事实上我们身在日本,体会最深的就是日本人对中国并不是像国内报道的那样不好。很多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各界日本人的关怀和友爱的帮助。如果真像那篇文章所写的那样,日本人看不起中国人的话,何来近60万中国人在日本的安居乐业?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日企到中国投资?而且这股投资潮并没有因为日中关系的趋冷而出现急剧的减退。与两三年前不同的是,现在日本唯一的一家国营NHK电视台,几乎每天都有中国电视的实况转播,日本的各家民营电视台还经常放送关于中国的专题节目。特别是东京电视台,还经常推出中国经济报道,上海北京的街道,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工厂,日益富裕起来的中国居民,不动产热等都经常出现在日本的电视镜头中,所以,认为中国没有彩电的人要么是中国通,到过中国偏远的农村,要么就是没有去过中国的老头老太。而且,这些人还以劳动者居多。更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人已经在日本越来越少。所以,这位陈姓华人也说明自己曾经被问过,那位记者也白纸黑字地写着这样的事情是“曾经发生过”。 但是,这个曾经就值得商榷了。几天前也算是曾经,几个月前乃至几年前也可以说成是曾经。这样概念模糊的文章一出台,很可能让人误解,以为这就是现在日本人的中国印象。这是十分令人担心的。如此与日本目前的现实大有出入,以点代面的事实一旦通过我们这些生活在日本的华人华侨口中说出,那就更加具有了真实性和说服力。所以,我们今后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一定要说话慎重,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任。否则,不但不能成为促进日中友好的民间大使,很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遗害世人。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30 |
|
![]() |
2025/6/30 |
|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