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海啸、核电站事故导致的对核辐射的恐惧,这不仅是东日本大震灾带给灾区民众的“三重痛苦”,同样对灾区儿童的心灵造成了严重创伤。哭诉“摇晃真可怕”、躲在桌底午睡的幼儿、没有母亲的抚慰就睡不着的儿童……受灾各县的教育委员会认为,如果放任不管的话,灾区儿童可能会落下“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后遗症,正在研讨向避难所派遣心理辅导员(counselor)的应对策略。
针生绘美女士(27岁)是仙台市宫城野区的家庭主妇。她家的住宅在地震和海啸中全部毁坏,而她的长子大雅(6岁)和次子贤吾(7个月大),以及长女芽依(4岁)震后的变化更令她迷惑不解。
目前,她和丈夫惇君(27岁)一家五口搬到了同区内的一家公寓,据她讲,有时候当打开窗户,长子大雅就会呼喊,“妈妈,核辐射来啦!”。
睡眠向来良好的贤吾也在地震过后,睡觉时老是吵吵嚷嚷,翻来覆去睡不着。
孩子们抹不去对激烈摇晃的恐怖感,一到午睡时就会钻到桌子下去。
绘美女士告诉记者,“震灾让孩子们受到了很大刺激。我是想好好地安慰他们的幼小心灵,但地震后忙着收拾整顿,实在没空带他们去接受诊治。”
小齐秋子女士(27岁)是宫城县名取市的家庭主妇,她的长女未来(9岁)是小学四年级学生;秋子女士说,她女儿在地震过后,一个人呆房间内的时候就睡不着觉。
小齐女士称,“睡觉前,如果我不抚摩她身体,不躺在她身边安抚,她就睡不着。以前明明不是这个样子的。”
在避难所生活的日子已经很久,而且至今仍看不到回家的希望,这对灾区孩子们的心灵造成沉重负担。在石卷市避难所和长女(10岁)共同生活的看护师松川由希子女士(32岁)吐露,“幸而女儿没有很大变化,但在她认识的小孩中,有人因为在避难所生活引起应激反应,连得两次膀胱炎。”
作为针对PTSD的应对策略,宫城县教委开始实施“巡回心理辅导行”,即向避难所派遣临床心理士,让他们陪孩子们玩耍,对话交流,从而调整孩子们的心理状态。4月19日,县教委召集曾在阪神大震灾后辅导中小学生心理的专家,召开了一场旨在培训学校心理辅导员及教职员工从事相关活动的研修会。
福岛县教委也专门向约300所有灾区中小学生转入的小学,初高级中学派遣了一批临床心理士,他们将参与学生心理辅导活动。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30 |
|
![]() |
2025/6/30 |
|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