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恋——蒋英先生的故事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其师。自古先贤用尽毕生所学为行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中国现代农业教育起源地,曾涌现出一批批学术大师,满怀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带领农大的学生们积极投身于伟大艰辛的科学研究中。在我们动科学院楼内,也悬挂着很多为畜牧学研究呕心沥血的动科先贤的老照片。我们后续将用文字带着大家一同探访,那些照片的背后,有着怎样震撼人心的故事。

动科楼外,风吹动树叶,“沙沙”;楼内,笔踏上白纸,“沙沙”。我静伫着,与这张名为“眷恋“的照片两两相望,与蒋英先生目光交接。先生睿智的目光跨越时空,黝黑的脸上泛起波澜,熠熠的银丝爬上鬓角,那温和的笑容瞬间击中了我的心灵,先生那对事业的挚爱和眷恋深深感染了我。

蒋英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养羊专家、教育家,是中国美利奴羊育成者之一。先生原名蒋霙,1926年5月7日生于辽宁锦州,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1948年毕业留校任教,1990年离休,2003年12月10日病故,享年77岁。他长期从事养羊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改革开放以来,蒋英先生先后参加了众多国际会议,并对主要养羊国家进行考察。为我国了解世界养羊业和世界了解中国养羊业做出卓越贡献,对我国养羊业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1957-1987年,蒋英先生一直担任养羊教研组主任。1975至1987年,适逢“六五”国家攻关课题“良种细毛羊选育”,对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的育成做出了较大贡献。1985-1990年继续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合作进行中国美利奴羊繁殖体系工业性试验项目,在扩大中国美利奴种群数量、加快细毛羊基地建设、增产增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此外,他担任农业部专家20多年,足迹遍及全国绵、山羊产区。

蒋英先生先后主编、副主编《养羊业进展》、《羔羊肉生产》、《中国山羊》、《世界养羊科学及生产》等著作14部,发表主要学术论文、报告、建议等15篇。1987和1991年,他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的“中国美利奴羊新品种的育成”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繁育体系”,先后共2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教学科研工作还获省部级奖励5项,获国家教委颁发“从事高科技工作四十年成绩显著奖”等其他奖4项,培养研究生7名。

即使离休后,蒋英先生仍然在为我国养羊扶贫工作忙碌着。1987-1992年,他担任农业部畜牧扶贫组组长,1992年11月,他在参加湖北恩施农业部全国扶贫会后,归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农业部评为三等甲级因公伤残。

蒋英先生对祖国河山的眷恋,对科研工作的眷恋,对家人朋友的眷恋,化作千丝万缕牵引着我的灵魂,点燃了我的激情。蒋英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顽强不屈,他的恪尽职守,他的无私奉献等许多精神却无时不在鼓舞陪伴着我们。我们青年一代作为未来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应该自觉自信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不仅要有理想还要有实力,在平时的生活中脚踏实地,充实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