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元月12日,当我踏入湖北省文化厅的大门,看到陈旧的办公楼时,涌现在脑海中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一定要想办法建一栋新的办公楼。但为什么过了两年多,这件事一直没有提上日程呢?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在思想上都有一个潜在的工作模式:先生产,后生活。直到博物馆等几个大项目先后落地并部分开工后,新办公楼的建设才真正提上日程。
但当时资金、土地一分一寸都没有,如何上马?只好“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我们决心对建设面临的三个难关,一个一个去攻坚解决。
▲竣工后的湖北省文化厅办公楼新楼
第一关是审批问题。由于建办公楼属于国家严控项目,必须层层上报、严格审批。但因为省文化厅老办公楼的状况,省领导和有关部门都心中有数,这一关过得还算顺利。
第二关是征地问题。本来就没钱,怎么解决?想来想去,只有从内部想办法。当时有位干部提出,在原湖北省博物馆和考古所交界处的路边有一块空地,可以拿来建办公楼。虽然大家都知道那块地,但要做决定,还得详细了解各方面情况。于是我们立刻去现场调查。
到了博物馆,一看现场才发现:以前只觉得这块地小,没想到这么小——可用面积总共才一亩多,建办公楼已明显偏小。无法建停车场,干部职工上班停车怎么办?后来想到博物馆停车场很大,车子停到博物馆停车场不是很好吗?
二是和博物馆领导商量,文化厅能不能用这块地?因为是他们的领导单位,他们也不好推辞。
三是最重要的问题:这块地建了办公楼,会不会影响博物馆今后的整体规划?刚好在布局博物馆二期工程时,博物馆的整体规划已经完成,这块地正好位于规划之外一个非常偏僻的角落,完全不影响博物馆的整体布局。
▲湖北省博物馆第2期工程竣工后的情况。右边土黄色的楼是第1期工程建设的编钟馆。蓝色的建筑群是第2期工程建设的主馆和楚文化馆等。在左边有一处盖红瓦的小房子的左后方,是当时我们选定建设办公楼的地点,东边紧靠一条公路。
第三关是资金问题。我们想建新办公楼,主要原因还不是老楼太破旧,而是原址太偏、太拥挤、太嘈杂,上下班还要经过一条小胡同,经常堵车。同时也考虑到当时财政困难、百业待兴,办公楼不能建得太好、花钱太多,所以计划预算控制在2000万元以内。虽然当时暂无分文,但与其他争取到的项目相比,所需资金只是“小巫见大巫”。加上项目是省里正式批准的,也有了争取资金的渠道,所以对资金问题我们并没有像之前几个项目那样着急。
但就在此时,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一封状告我占用省博物馆土地建办公楼的举报信悄然送到了北京,并通过关系转到了第一首长手里。说实话,我踏上领导岗位几十年,从没被人举报过,没想到刚到文化厅不久,就“获此殊荣”——一位退休多年的原考古队长实名举报;问题敏感(①占博物馆土地,②建办公楼);最高首长亲自批示让第二首长调查并严肃处理。
第二首长接到批示后,立即把电话打到了湖北省委书记家里:“老蒋,你们省里的文化厅长是不是跟你一个姓,也姓?”“是。”“这个人的素质是不是很差?竟然敢胆大妄为,要占博物馆的土地建办公楼。此事你知道吗?现在有人把实名举报信送到第一首长那儿了,第一首长批示要我调查并严肃处理……”“这事我知道,但这个人表现还是不错的。”书记回答。并把他对此事具体了解到的情况作了汇。
听完汇报,第二首长对书记说:“这件事第一首长交给我处理,既然你了解详细情况,就转交给你。请你将调查处理意见及时回复给我……
因为了解了原委,第二首长心情平静了些,最后半开玩笑地加了一句:“你们湖北人就是喜欢告状。”
书记沉默了一会儿,说:“首长,据我所知,告状的人不是湖北人,而是你们湖南人哦。”
首长听后说:“我们湖南人也有不讲道理的。”
书记接着说:“他告的这个姓蒋的文化厅长,也是你们湖南人啊!”
“啊……反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你好好调查处理吧……”
放下电话,书记的电话就打到了我家里。那时已是半夜12点,是我老伴接的电话。她说书记肯定有急事,这么晚还找你,赶快来接!我当时正在画画,马上放下毛笔接了电话。书记说完后,我说:“书记,我早就不想干了,趁这个机会,你把我撤职吧……”书记说:“这事已交给我处理,别的先不说。你先把博物馆那块地放弃了吧,改到别处找地。其他事我调查以后再说。”我答应了。
▲文化厅原来准备建办公楼的地方后来建了餐馆
又得重起炉灶了。到哪儿去找地呢?找了几个地方,最后看中了省文联很久前征的一块也是准备建办公楼的空地。他们也是因为没钱,放了多年一直没动工。我当即找到省文联李书记说:“李书记,听说东边那块地你们原计划建办公楼,但因为资金问题一直没启动。我们现在也想建,能不能合作?您出地,我出钱(实际上当时账上一分钱也没有),一起把办公楼建起来?”李书记当时表示可以考虑,但要开党组会后再给我答复。
几天后,李书记告诉我,党组会多数成员反对。此事只好搁浅。
没办法,再找别的地方吧。但是找来找去仍一事无成——不是地方不满意,就是要价太高买不起。最后只好回过头再找李书记。经过反复和省文联党组成员商量,终于达成了协议。一年后,一栋双子楼建成,文化厅和文联各一栋,高高兴兴都搬进了新的办公楼。
▲办公楼建起来以后,前面靠马路一栋是文化厅的,后面那栋是文联的。
▲文化厅后来卖掉的办公楼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想补充一点:我退休几年后,省里扩建迎宾大道(地图上的东湖路),占用了文化厅办公楼东面与迎宾大道相连的停车场,因为出行不便。后任领导决定卖掉此楼,将办公楼迁至新建图书馆的旁边。一共卖了一亿元。当初我们建设时由于具体负责施工的张厅长和文化产业处李处长等一班人精打细算。总投资只花了3700多万元,分给省文联一半,文化厅这一栋楼实际投资了1900多万元。这一转手,净赚了8000多万元,仅仅几年时间就翻了五倍多。我从来没有炒过房地产,没体验过一夜暴富的“变态”快感,但这件事让我也间接享受到了炒房的“乐趣”。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30 |
|
![]() |
2025/6/30 |
|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