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下午,安徽省图书馆一楼小剧场传出阵阵热烈的掌声,题为《我的帕米尔:1994-2025》的讲座分外精彩,赢得满场听众多次掌声。来自新疆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刘明教授向我们娓娓道来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风土人情,刷新了我们对那片神秘土地和民族的认知。
讲座伊始,刘明教授便将我们带入那被称为 “世界肚脐” 的帕米尔高原。其地势险峻、气候严寒,可塔吉克族人却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
比如“婚礼”,一场盛大而隆重的民俗展示。2008年塔吉克族婚俗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塔吉克人婚礼中,撒面粉是最重要的祝福环节,祈求新婚夫妇生活富足;因为面粉代表食物和物质丰裕、纯洁幸福、多子多福。另外:在塔吉克人心中,面纱象征着新娘少女时代的结束和新婚生活的开始。揭面纱意味着新娘正式以“妻子”的身份出现在夫家和众人面前。
而最热闹的当属众人跳舞环节。塔吉克族舞蹈形式多样,其中鹰舞最为著名。舞蹈时,由一位经验丰富的舞者指挥,他手持鹰笛或指挥棒,引领着舞者们模拟雄鹰展翅飞翔、回转盘旋等动作,舞者动作刚健、强劲,伴着鹰笛、手鼓等乐器奏出的欢快节奏,氛围热烈非凡,人们沉浸其中,用舞蹈表达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塔吉克族的饮食文化同样蕴含着独特的民俗内涵。他们的饮食以奶类、肉类和面食为主,牧民善于制作各种奶制品,如酥油、酸奶、奶疙瘩、奶皮子等。在他们的饮食文化中,羊尾油和羊肝被视为款待贵客的最高礼遇。因它们代表最为稀缺和珍贵的资源——吉克族主要生活在帕米尔高原及周边地区,这里高寒、缺氧,自然环境严酷,农业生产受限。脂肪是提供高热量的关键营养素,对抵御寒冷、维持体力、艰苦环境下生存至关重要。同时,羊尾油象征生命能量、富足与慷慨;羊肝象征心意真诚、生命精华与健康活力。用珍贵的食物接待客人是塔吉克族“以客为尊”、“倾其所有”、“真诚慷慨”待客文化的最佳形式。主人通过献上这两样最珍贵的食物,向客人传递了最深切的尊重、最热烈的欢迎和最美好的祝福。
因此,当塔吉克族主人郑重地将羊尾油和羊肝放到您面前时,这绝不仅仅是一道菜,而是他们最隆重最真挚的情感表达,是塔吉克族热情好客灵魂的体现。作为客人,欣然接受这份心意并表达感谢,是对主人最大的尊重。
当去塔吉克族人家做客时,座位安排也与内地大相径庭。塔吉克人的房屋内,一般是长辈、客人和晚辈分侧而居,土炕上铺毛毡以供坐卧。客人进屋上炕后,女宾坐右边,男宾坐左边,女宾中年龄最长者坐右边首席,如此安排座位,彰显出他们尊长和对女性客人的重视及礼遇。
此外,塔吉克族服饰也极具特色。成年男子一般戴黑绒圆高统 “吐马克” 帽,帽上绣有花纹和花边,帽里用优质黑羔皮缝制,夏季则戴白布缝制刺绣的谢伊达小圆帽,男子多穿套头衬衣,外罩黑色袷袢,系绣花腰带。妇女平时穿连衣裙并搭配长裤,老年妇女多穿兰、绿花色连衣裙,年轻妇女和姑娘则青睐红、黄花色,已婚妇女常在腰间身后系彩色围裙,她们的 “库勒塔” 帽以白布为底,上面绣满艳丽图案,帽后部垂有厚帘,出门时再加戴方形大头巾。
聆听刘明教授的讲座,我深受触动。过往我对帕米尔高原和塔吉克族的了解仅在表面,通过刘教授对帕米尔高原、对塔吉克族的深入介绍,揭开了那层神秘面纱,让我领略到塔吉克族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蓬勃生机。这使我对民俗学也有了一定理解:它并非只有枯燥的专业书本知识,更多的是深入开展田野调查,细心体验蕴含在每个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鲜活而富有生命力,值得我们用心探寻与守护。
我内心深处默念:民族学带来的乐趣,也是学民族学重要的一点——让你用一种全新视角看待、理解所有你认为理所应当的事物,达成从不一样的地区不一样的民族,看到每种文化拥有的价值。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30 |
|
![]() |
2025/6/30 |
|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