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的日本自民党在星期日举行的国会参议院选举中遭到沉重打击,即使加上联盟成员新公明党,也没有过半,而最大的在野党民主党则大胜,首次超越自民党成为参议院第一大党。日本参议院共有242个议席,议员任期6年,每3年改选一半。在此次改选的121席中,以安倍晋三首相为总裁的自民党仅获得37个议席,而民主党则夺下60席,这一结果显然将严重影响日本政局,动摇安倍政权。参议院选举虽然无关首相和内阁地位,但是,舆论都认为此次选举实际上是选民对首次上“考场”的安倍内阁投下不信任票。自民党干事长中川秀直已经表明要辞职负责,可见压力之大。尽管安倍强调不会辞职,但自民党内必然出现要求安倍承担选举失败责任的强烈呼声。如果安倍无法在短期内使民调回升,相位将岌岌可危。此外,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属朝野政党控制,安倍政府今后政策制定必然受到牵制,举步维艰。
检讨自民党的败选,可以归纳为一点,那就是:意识形态的路线不可恃,照顾好民生才是为政第一要务。
安倍自去年9月高调上台以来,做为自我包装的“建设美丽国家”号召,含混不清,一旦面对实际的养老金制度问题、收入差距拉大问题,以及增加就业、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医疗保障、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等挑战,就毫无招架之力。不仅如此,安倍推行的摆脱“战后体制”的政治路线,积极推进修改和平宪法、要集体自卫权,还制定和通过《国民投票法》等有关修改宪法的程序性法案,在这场选举中也都表现不出战斗力。由此可见,由右翼势力“保送”上相位的安倍,尽管是日本战后最年轻的首相,甚至被宣传为“最帅的首相”,终究不能简单地以右翼路线赢得大多数选民的民心。相反的,今后安倍施政将遭遇更大阻力,有关修改和平宪法的议案也可能难以在参议院通过。民智早已大开,民主政治也已成熟,而又少子化、老龄化比较严重的日本社会,政治激情显然不足以左右大局,选民更冷静关心的是提高生活水平,保障未来生活质量。可惜的是,安倍不是擅长政治斗争的领导人,也不是了解民生问题的草根型政治人才,解决民生问题不是他的拿手本领,而且,他也花了许多精力在收拾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留下的外交与安全烂摊子。何况,要解决诸多民生问题,须靠国家财政力量,而日本政府正陷严重财政赤字问题,很多事情做起来也就更为困难。
由于选民重视民生实际问题,政治领袖的人品与道德也就备受关注,偏偏安倍内阁却接二连三发生丑闻,甚至还发生养老金纪录丢失的丑闻,让选民对安倍内阁失去信任感。半年来,安倍内阁已有三个重要职位不得不换人:行政改革部长佐田玄一郎由于办公室费用收支问题辞职;农林水产部长松冈利胜因为经济丑闻而自杀;国防部长久间章生又因评论美国投核弹问题而被迫辞职。至于部长的“失言”,也发生了几次,令安倍尴尬不已。这些都跟安倍是凭右翼势力“保送”的原因有关。他无法避免任人唯亲,也管束乏力,乃至早在选前,舆论就在揶揄“少爷内阁”还能走多远。日本选民对于政治道德的要求不肯含糊,还可从68岁的藤森谦也落选反映出来。这位持双重国籍的秘鲁前总统,恶名昭彰,目前正在智利被软禁,等候引渡秘鲁的判决,却仍不放过机会参选参议员,不过,终归无法得逞。
即使安倍要冒险提早举行大选,以目前日本国内的气氛,对自民党一点都未必有利。自民党的执政前景,终究得回归务实的民生,减少意识形态方面狭隘的目的和无意义的花哨。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3/5 |
|
![]() |
2025/2/19 |
|
![]() |
2025/2/18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