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漫话:日本政客『失言』的背后

日本防卫相久间章生6月30日在位于千叶县柏市的丽泽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长崎遭原子弹袭击,的确经历了惨痛的灾难。然而战争由此宣告结束,这样想来这或许也是无奈之举,我不会在此事上记恨美国。”他这番话在日本引起大哗,并最终导致其引咎辞职。

日本政客的“失言”,可谓是司空见惯,远的不说,就在此届安倍内阁内,就有数宗,比较著名的是1月27日,厚生劳动大臣柳泽伯夫在演讲时关于“女性是生育机器”的言论,这一“失言”,使女性选民对内阁的支持大减了8个百分点,不满比例第一次超过支持率。角川书店就曾出版过一本土屋繁编著的《决定日本命运政治家们的名言妄言失言录》,在书中,土屋繁将日本政坛精英的嘴脸淋漓尽致地曝光于天下。

日本政客频出“失言”,无非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日本的政党政治,有其很不成熟的一面,譬如安倍内阁,就是一个论功行赏的“好友内阁”,这种靠党利、人情上台的内阁成员,其自身的素质难免要打点折扣,特别是,这些政客显然不善于和媒体打交道,一个不小心说漏嘴,就有可能引火烧身。第二,作为站在前台的政坛要人,这些人为巩固自己的政治基盘,突出自己的存在感和思维深度,就要来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表演”,这或许可以促进一些新的思想火花的迸现,但尺寸把握不准,也很容易掉入“失言”的深渊。第三,日本政坛对“失言”的宽容态度导致这些政客缺乏政治紧迫感和自觉性。日本政坛长期以来具有宽容“失言”的“传统”——“失了言”可以道歉,可以要求把说出去的话“收回来”,最坏也就是辞职了事,决不会对政客的政治生命产生致命的影响。而且,日本政坛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失言”事件在一小段时间内可以闹得满城风雨,但风头一过,依旧是阳光明媚。当年那位以“日本是以天皇为中心的神授国家”的“失言”而颇受关注的森喜朗,现在在日本政坛上依然呼风唤雨、如鱼得水。

当然,从总体上而言,日本政客的“失言”,有减少之趋势,这并不是说日本政客们的素质提高了,而是日本社会总体保守化的潮流,为某些政客的言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在靖国神社、慰安妇、历史教科书等一系列历史认识问题上,每隔一段时间,日本总有在野或在朝的政客大放厥词,伤害邻国人民的感情,这些言论,若放在20年前,那肯定是十足的“失言”, 当时因这种类似言论而下台的大臣,不在少数,但在目前,则成为日本某些政客抛头露面、强化自身存在感的一种有力道具。在日本的一些政客的眼里,久间章生实在是不够“聪明”, 可以拿东亚邻国说事,但无论如何是不能得罪那些持有选票的选民呵!看来,“失言”的背后还是有玄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