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视点:我们离“东亚市民”有多远?

在这样一个人员、资源、信息迅速流动的全球化时代,东亚的经济一体化正在不断加速,东亚的民众,在目睹欧盟顺利运作、羡慕“欧洲市民”充分享有自由和权利的同时,不禁也要问上一句:“东亚市民”离我们有多远?

要迈向东亚的一体化,自然离不开中日两强的密切提携与合作。翻开历史的篇章,近代的日本,一度曾是亚洲交流的中心地。百年前的东京,汇集了中国、印度及东南亚独立运动的指导者,他们在这里学习明治维新的成功经验,透过日本汲取西洋的近代文明,并共商亚洲新的未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人物孙中山曾公开呼吁在“东洋王道”的旗帜下,与日本携手并进,共创东亚新的辉煌。可遗憾的是,日本最终走上了一条穷兵黩武的“东洋霸道”之路,最终迎来的是“大东亚共荣圈”迷梦的彻底破灭。

回顾这段惨痛历史,鸟瞰东亚悠长的历史和广阔的空间,如何在宽容的精神和互惠的基础之上构建东亚共同体,这必将是我们迈向“东亚市民”的第一步。

当今的东亚地区,“都市中产阶级”以几何梯形的方式迅猛增长,日本的动漫、华流、韩流以迅猛的方式超越国界,在激烈的碰撞中日益走向融合,在交流中催生着一种共通的东亚新文化。另外,东亚地区的交换留学生规模越来越大,东亚一体化的理念在新一代年轻人身上日趋体现。此外,东亚地区各国的合作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经济领域,目前正逐步向安全保障、环境、感染症对策、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扩展,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前提之下,东亚各国均希望确立开放型的地域合作体制,建立持久安定的多边机制,摸索东亚地区崭新的共生之路。这些变化,均给人带来无限的希望。

日本有着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底力,它希望成为今后东亚一体化进程的领军者,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种要求并不过分。但问题的关键是,日本必须重新认识自己近代的发展历程,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说到底,日本要成为东亚地区的“领头羊”,首先需要克服的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随着冷战的终结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每一个国家,均会直面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自己的国家,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依据是什么?民族主义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走向泛滥。日本在经历了泡沫经济崩溃的阵痛之后,越来越从传统中寻找精神的动力,从民族主义的立场出发为自己的未来重新定位。安倍创建“美丽国家”的构想,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思路。但这一思路,其“后遗症”也是显而易见。从近代日本的发展史来考察,日本最初就是在民族主义的旗号下出发,迅速强兵富国,并走向对朝鲜半岛和中国的殖民之路。可以说,日本是开了东亚地区民族主义的先河,中韩两国的民族主义浪潮,是在日本民族主义的刺激之下成长起来的,它们带有明显的受动特征,是对日本民族主义浪潮的一种本能的、防御型的反应。

为确保今后东亚一体化进程的顺利展开,日本的领导人必须承担起比中韩等国更多的责任,如果不能跨越狭隘的民族主义范畴,过度地渲染民族主义的情感,那么,“东亚市民”将依旧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