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微观:『戏子』与『孩子』

以笔者个人的印象,感到日本人看待政治就像看戏,很崇拜擅长政治表演、喜欢振臂高呼的政治家,却很少问问政治家们的政策理念是否符合自己国家的根本的和长远的利益。

前任首相小泉正是一位擅长演戏的政治家,在为政期间一再以其高超的演技而博得了民众的喝彩和支持。小泉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有三场戏。

其一,在出任首相之初,通过高呼改革口号和扮演强势领导人的姿态,迎合了日本国民期待出现强势领导人的心理,赢得了战后日本历届首相所难以企及的高支持率。

其二,2005年“9.11”选举更是显示小泉精于做戏、擅长煽情、操弄舆论的一次“剧场型政治”的“精彩”演出。为了增强“剧场效果”,小泉还选拔一批美女、名人作为政治“刺客”,“空降”到相应的选区“干掉”自己的政敌,诱使选民在追星般的狂热中把一张张选票投给了自民党。

其三,2006年7月小泉访美表功,布什亲携爱犬,在家乡的牧场给小泉首相以令其手舞足蹈的盛情款待,对其大力推行“对美一边倒”政策给予犒劳和褒奖。小泉在布什家乡模仿美国著名歌星的表演,让在一旁斜视的布什总统夫妇看得有点儿发晕。

总之,从访问朝鲜、派兵伊拉克、“9.11”选举、参拜靖国神社到邮政民营化,小泉的表演一个接一个,不断给民众以新的刺激,以致获得“怪人”之称,日本内外一些学者惊呼:“头一次见到如此自行决定的首相!”如今,尽管小泉首相已经下台,但很多人、特别是女性观众依然对小泉的“剧场政治”充满怀念,在一段时间小泉甚至避免在室外讲演,以免让人感到他好像比现任首相更受欢迎,引起其他政治人物“多心”。

与小泉像个“戏子”相比,继小泉之后任首相的安倍,更像个“孩子”。早在安倍正式上台之前,西方媒体就规劝说:“怪人是不好模仿的”。但是,“孩子”的特点就是善于模仿,改也难。

安倍上台后,除去毅然首先出访中国和韩国,打破与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僵局之外,在大多数重大问题上仍然沿袭、模仿小泉的做法,这里仅举一些例子:

其一,继续推行对美从属政策,在访美期间竭力显示自己与布什总统的“亲交”。

其二,继续推行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在经济领域推行“日本的美国化”。

其三,模仿小泉的“权力集中”的政治手法,想做“大总统型首相”,任命了5位首相辅佐官,导致不必要的行政权力矛盾。

其四,继续支持和追随在美国国内遭到强烈反对的“布什总统的伊拉克战争”,延长日本航空自卫队在伊拉克的服役期限。

其五,模仿小泉把邮政民营化作为选举争点的做法,声称要以“改宪”作为今年7月份参议院选举的焦点。“改宪”也是小泉的未竟之愿。然而,与小泉不惜冒分裂自民党之险强行通过“邮政改革法案”不同的是,安倍的意图是借“改宪之争”分裂最大在野党民主党。不过,从当前情况看,大多数老百姓与其说关心“改宪”不如说更关心养老金问题,“改宪之争”几乎被淹没在养老保险争论之中了。

其六,利用议席数优势,“势如破竹”地强行通过包括“社保厅改革特别法案”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法案,大行“多数霸道”,致使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担心“日本国民会怎么看”。

其七,继续以绑架事件大肆煽情,拍胸脯保证要解决这个问题,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个问题并无进展,大有偃旗息鼓之势。

其八,为增强7月份参议院选举的“剧场效果”,积极物色名人明星作为自民党推荐的候选人。

(本文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