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视点:少数民族崛起日本政坛的可能性

谈这个题目可能为时过早,谁人不知日本迄今为止一直是单一民族。像美国那样涌现华裔市长、少数民族崛起政坛,这对日本来说似乎是远在天边的事,但是说远不远,冒头的已经出现了。今年4月8日,在大阪府议员选举中,一名叫李敬宰的韩裔参加了高规市的地方选举,李敬宰多年来不断批评日本的民族差别和外国人政策,曾经多次拒绝在身份证明文件上捺指纹,为此曾被逮捕、起诉。2006年他选择归化,虽取得日本国籍而不改自己的名字。此次参加地方选举,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参政行为得到广泛的注目。

6月号的《中央公论》杂志刊出原东京入国管理局局长坂中英德和在日韩裔企业家韩昌佑的对谈,主题是“取得日本国籍,走上参政之道”。 他们一致肯定了李敬宰的参政精神和勇气,认为这是迈向“多民族共生社会”的可贵一步。

韩昌佑1931年出生,1945年来日,数十年几经波折,现已是在日富商。韩昌佑于2002年入日籍,他曾经得过韩国政府的勋章,所以他的入籍曾经在韩国和在日朝鲜人社会中引起争议。他和李敬宰一样,不改名地取得日本国籍。这样的入籍有了新的一层标识意义——那就是突出了日本的“少数民族”的存在——固然这一群体还很小。众多在日韩国人一向以保持自己的国籍为荣,就算好几代人在日生活也不加入日本国籍的不在少数。为此,韩昌佑呼吁在日韩国企业家入籍,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将来日本政坛有没有可能出现有影响力的少数民族政治家?笔者以为,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也需要日本社会各界和在日外国人的共同努力。在日外国人从主体意识上不要把自己当“外人”,首先要从心理上从“外”走到“内”。很多在日华人总在“永住”和“归化”间徘徊,其实,改变国籍和保留自己的本民族特性并不矛盾,族籍不等于国籍,民族身份也不等于国民身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再加上互联网,现代化的通讯和交通手段的发达,在国际商人之间国界已经基本消失,人们的国籍概念也将日趋模糊。再说,一个人只能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吗?从感情上来说,爱多个国家也是正常的。对于日本这样的相对保守的民族来说,外来民族在保持一定的民族特性的同时加入日本国籍,进而取得参政权,这应是有志于改变日本社会的人的很好选择。常常听到在日外国人对日本社会有种种不满,但也只能发发牢骚而已,无处入手。

当然,在日本少数民族要形成一定的规模,进而参政议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希望日本政府彻底摒弃民族同化政策,承认、尊重民族性。眼下日本是单一民族的国家,但是将来如何呢?面临少子、老龄化压力的日本只有对外国人敞开大门,创造多民族的日本社会,才能延续日本的活力。

当外来民族的势力在日本强大之后,他们的声音就再也不容忽视了。要想改变日本,首先要成为日本人,这绝不是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