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东海问题,笔者不禁回忆起3年前的一段往事。那年,笔者到日本参加了一次有关中日能源合作的国际研讨会,在会上中日韩专家对有关各国之间的能源合作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会议结束那天下午,笔者在旅馆打开电视,看到日本国会答辩的场面。某议员说起东海油气开发问题时,抬高嗓门,慷慨激昂,振臂高呼要“保卫国家利益”,顿时博得阵阵掌声、喝彩。恰恰是在那段时期,某位日本右翼人物担任经济产业省大臣,主管有关日中东海争端事务,竭力在这个问题上挑动民族主义情绪,有的右翼分子则鼓吹日中两国“已经进入‘新日中战争时代’”,主张不惜在东海问题上“与中国打一仗”。
时过境迁。日本前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借参拜靖国神社煽动两国的民族主义情绪,所导致的中日政治关系僵局已经被打破,中日两国领导人已经就确立两国之间的“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共识。但是,在日本,依然有人借东海问题进行煽动,企图阻止中日关系“破冰”、“融冰”、“化流冰”的良好发展势头。面对这个背景,如何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框架下解决好东海问题,成为中日两国的一个重大外交课题。
一、东海问题与中日关系大局
中日两国形成确立“战略互惠关系”的共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两国认识到发展两国关系符合时代潮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符合两国在当今国际战略大格局之下的国家战略利益;总而言之,中日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在这样的情况下,东海问题就应该在中日确立战略互惠关系的大前提下来解决,这个问题能否得到合理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两国关系发展的大局,是对中日能否真正确立战略互惠关系的一大考验。
邓小平说过,中日友好“这件事超过了我们之间一切问题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以邓小平的这个精辟论述作为指导思想,双方都以发展两国关系大局为重来正确处理好东海问题,即“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努力争取“双赢”,不搞“零和游戏”。总而言之,双方应该共同争取将东海建设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决不要让东海成为“摩擦之海,结怨之海,对抗之海”,决不能因为东海问题破坏两国关系发展的大局。
所谓“战略互惠”思想恰恰体现了国家利益“相互性”和“共通性”的时代特点。东海问题恰恰是体现国家利益“相互性”和“共通性”的一个典型案例。比如,前些年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的日资企业也曾遇到电力不足问题,引起中日双方的高度关注。显然,如果离长三角不远的春晓气田能够向浙江、江苏一带提供天然气,这不仅对中国能源供应是一个利好消息,对中国沿海地区的环境保护是一个利好消息,而且对当地的大批日资企业也是个利好消息。
(本文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30 |
|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
|
![]() |
2025/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