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首相去年年底的访华,凿开了中日两国间厚厚的冰层,此次温家宝总理的“融冰之旅”,更进一步营造出一种久违了的友好氛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据日本媒体披露,中国有关宣传部门为配合温家宝总理的访日,要求国内传媒积极报道日本。于是乎,从日本的料理、漫画,到日本的环境保护、国民素养,日本的各种迷人之处如地毯轰炸般展现在国人面前,昨天还是猛批日本右翼的犀利“号角”,一转眼变成了阳光明媚、如沐春风。
对这种“戏剧性”的转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值得一议。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日本的报道,特别是对日本战后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从取材的宽度还是分析的深度来看,均远远无法令人满意,中国民众对当代日本社会的了解,也仅仅停留于一种肤浅的层面上。借助于温家宝总理的访日,国内在报道日本方面掀起一个新“高潮”,这对促进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了解、推动中日文化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有理由担心,本次报道日本的“高潮”,会不会仅仅停留于“营造友好气氛”的形式呢?会不会从近乎“全面否定”的这一端跨向“全面叫好”的另一端呢?
日本许多媒体已经在“分析”中国国内传媒日本报道视点的剧烈变化,这种“变化”,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一个“度”,也有可能带来一些负面效果:第一,给日本国民一种“无原则”和“炒作”的印象,这样“戏剧性”的转变,既不能真正让日本人民了解中国人的真实想法,也无助于国内民众对日本的真实认识。在某种意义上,反而给日本国民留下一种不信感。第二,可能给日本的右翼势力提供了攻击中国的“靶子”,在无形中为他们炒作的“中国操纵反日教育”、“中国无责任论”等提供了素材。第三,在突如其来的友好之歌中,也可能令中国国民对中日关系产生盲目乐观的情绪。温家宝总理的“融冰之旅”,迈出的是非常艰难的第一步,是中日关系全面恢复的第一道阳光。我们不能期待通过温家宝总理的一次访问,就能解决所有困扰在中日之间的问题,更不能把这次访问看作两国关系成败的关键。中日关系的根本性转暖,从根本上而言,需要的是踏踏实实的民间运作。
总而言之,我们要确立两个立足点:第一,日本是我们的邻居,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邻居。无论是在两国关系处于低谷还是进入顺畅轨道,我们都应该重视对它的报道和研究。这种报道和研究,既不是一种“棒杀”,也不是一种“捧杀”。第二,对日本这样一个重要的近邻,我们要确立一种高瞻远瞩的长远战略,围绕着这一根本战略,确保日本报道的指针和行动框架,进而实现报道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这样,我们就拥有了一个明确的“度”,我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可以超越就事论事的层面,无论何时何地,均可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了解和审视日本。它可能缺乏一种“戏剧性”的惊喜,但多的是一份成熟与理智,更能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应有的气度。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3/5 |
|
![]() |
2025/2/19 |
|
![]() |
2025/2/18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