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方面来说,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目标,中国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国无意与美国分庭抗礼,无意与美日同盟形成战略对抗,无意与美国及任何国家搞什么军备竞赛,无意将美国“赶出亚洲”,更不可能“侵略和吞并日本”。只有在思想上未与曾侵略中国、企图吞并中国的日本军国主义划清界限的人才会这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文化渊源很深,经济合作的互补性很强。中日两国和人民的利益本来并不是对立的,在实际上两国间的共同利益是主要的,中国(包括香港)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则是中国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别贸易伙伴,近年来日本经济的复苏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华贸易和投资,日本已经是、并将继续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从安全的角度看,在中日之间,虽然在传统安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但这种矛盾完全可能通过相互对话和协商、使之控制在不损害对方核心利益的底线的良性竞争的范围之内。当前两国在传统安全方面的矛盾升温甚至被“无限上纲”,固然有地缘政治因素和实际利益矛盾在起作用,但从深层上讲,主要起源于双方相互猜疑和不信任的心理因素。另一方面,在包括环境恶化、能源问题、恐怖主义、自然灾害、恶性传染病、毒品走私、武器扩散、金融危机、信息安全等等在内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方面,中日面临共同的挑战。与现实主义战略家们所担忧的各种传统安全问题相比,以环境问题为首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中日两国、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所面临的最直接、最紧迫的现实威胁。作为两个利害相关的大国和邻国,共同应对此类威胁,既是两国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必将成为中日两国新的“共同战略需要”和两国关系的纽带。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加强互利双赢的合作,努力增大合作的程度和范围,不仅可以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化解相互疑虑。日本经济学家香西泰指出,中国的发展是世界性的课题,在环境、节能等方面与中国合作,是日本21世纪最大的课题。为此,日中关系已经没有功夫扯皮了。笔者认为,香西泰对日中关系的看法体现了一种非常高的境界和水平。
事实证明,中日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的精神力量可能转化为巨大的建设性的物质力量;反之,两国之间的相互猜疑和误解的思想隔膜则可能转化为巨大的破坏性的物质力量。
(本文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3/5 |
|
![]() |
2025/2/19 |
|
![]() |
2025/2/18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