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媒体报道,靖国神社12月19日决定,对于战史博物馆“游就馆”所展示的历史记述中涉及中国的内容,要部分调整措辞。21日,笔者致电靖国神社宣传部门,询问修改历史记述的初衷。对方证实了有些内容确实要修正,但因还未公开不宜多作评论。将被修改的与中国相关的展示内容,有“从日俄战争到满洲事变”、“满洲的历史”和“支那事变”等三部分。靖国神社方面表示:“现有表述因存在表述不足而给人造成误解的部分,打算采用更加柔和的措辞。”原先关于卢沟桥事变,游就馆里写的是“中国正规军向日本军进攻”。作为记述的根据,靖国神社将在展示中提到包括中方发行物在内的众多报刊书籍,强调展示内容并非单方面的记述。靖国神社将从明年1月1日开始换上新的展示内容,其中包括以前决定予以修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关美国的记述。
之前有关游就馆里的历史陈述,日本国内就有诸多批评,靖国神社一直顽固地表示“没有修改的必要”,现在却突然说要修改内容,让人意外的同时,我们也要探究它“变”的缘由。莫非靖国神社也与时俱进了?也许这是一个风向标,在9月安倍新政权启动后,日本政坛原有的右翼思潮出现了缓和的趋向,不再甚嚣尘上,甚至对安倍的访华成果给予了一些正面评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靖国神社的“变身”恰好赶上了一个微妙时期。本月26日到27日,中日两国历史学家在北京碰头,就历史研究举行对话。这是一个很艰巨的工程,历史真实能否跨越意识形态的鸿沟,让人关注。游就馆可以说是日本的战争博物馆,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色彩浓厚,说那里是日本右翼的精神堡垒亦不为过。这个日本极右形象的象征突然对中国“柔和”起来,这是否意味着日本给了中国一个信号——我们在历史观问题上前进了一步?无论如何,这种变身是值得欢迎和期待的。
不可否定,靖国神社的“与时俱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了国际、国内的强大压力。长期以来,以中、韩为代表的亚洲国家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靖国神社历史观的批判,坚决反对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今年以来,美国高层人士也对靖国神社颇有微词,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本月14日在北京参加一个论坛时指出:一部分日本人歪曲二战历史,靖国神社里的展示物是脱离历史的。他还批判了日本前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问题是,靖国神社“与时俱进”了,我们该怎么办?以往中日两国的民族主义情绪都有过激的表现,中国以网络言论为代表的“反日浪潮”曾经发起过惊涛骇浪,给中日两国民众的感情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现在那种“逢日必反”的不健康的情绪也到了该修正的时候了。
2006年,中日关系出现了重大的转机,希望这一好局面在2007年能够发扬光大。靖国神社的一丝“柔和”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中日两国都要用温柔的目光注视历史,而不是强悍地给历史涂上人为的色彩。虽然不能指望中日双方一下子就历史认识达成一致,但可以预见,中日双方会越来越尊重并理解对方的历史认识。这是一切合作的基础。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3/5 |
|
![]() |
2025/2/19 |
|
![]() |
2025/2/18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