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执政自民党在10月22日举行的神奈川县和大阪县选区补选中胜出,首相安倍晋三可以暂时不用担心成为任期最短的政府元首。但分析指出,安倍现时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其在公众之中的个人形象,然后才可以其人气抵消派阀的阻力施展其执政抱负;日本民众现时对解决社会失衡期望甚殷,安倍能否建构“日式和谐社会”,将会是其任内成败的主要关键。
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曾自认是全民皆属中产社会,但经过约20年的衰退后,中产阶级人口似乎不断减少。日本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还一直企图利用公权力来阻止社会出现不平等现象。即使在“泡沫经济”爆破后,日本政府仍曾有一段时间不惜大花公款来避免失业率继续攀升,其具体做法是批出公共工程,透过支持企业营运来养活一群上班族。可是,这种被指为短期化的执政模式自然不能持久。
在前任首相小泉纯一郎执政的时期,东京出台了一系列“惠富”政策,这包括把股票收益税从20%下调至10%,以及修订遗产继承法,放宽大额财产更易转移的税务规条、以及削减医疗补助和退休金福利等。小泉的理念是,社会必须营造创富的诱因,才能鼓励和推动国民为经济作出贡献。
可是,对大部份日本国民而言,他们尚未享受到经济复苏的甜头,却要承受“自由经济”的苦果。事实上,日本社会的贫富悬殊和分化问题确是愈来愈严重。
有一种分析指出,日本的二十至三十多岁的年青人已分成了两个群族,一群是全职人士,另一群是长期打散工的人。现时跟父母同住的日本年青人愈来愈多,他们唯有依靠父母,省掉食宿开支,才能有余钱发展个人兴趣。
日本社会观察家三浦展去年出版了一本名为《下流社会》的书籍,提出日本社会出现“中产阶级崩溃”、“社会呈现大部分的下流与及少部分的上流失衡结构”,此书一出,立即成为畅销书。
安倍能否解决小泉任内无法解决的养老金改革问题,将是安倍是否能超越小泉的一个指标。日本社会老龄化问题突出,加上日本实行超低利率政策,股市又长期低迷,日本养老基金的资金运作十分困难。日本厚生劳动省所管辖的养老金基金2001年至2003年曾连续三年出现巨额亏损,累计亏损达6万多亿日元。2004年,日本政府被逼提高保险费,逐年降低向被保险者支付保险金的数额,并参考物价跌幅,按比例减少养老金的支付额。
养老金问题现时已成为日本社会和谐的计时炸弹:日本社会可能需要推出新的强制性个人储蓄计划取代现行的养老金保险,但现时已在养老金保险计划中供了款有一段日子的中年人却又可能会反弹:他们千辛万苦供养了上一代,但自己却无法受惠,其不满可想而知。这将造成社会上不同年龄层的严重分化,若安倍处理得不好,随时会成为其提早下台的导火线。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
|
![]() |
2025/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