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透析:日本推动东亚EPA的战略意图

近日,日本共同社称,日本政府准备在即将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经济部长会议上,推出涵盖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的“东亚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东亚EPA)构想,以期覆盖“东盟+中日韩”模式。不难发现,该构想背后隐藏着日本欲乘机“扩展空间、抢占制空权”的战略意图。

从范围上看,这个以日本为顶点的“泛东亚EPA网”,因扩张到东亚地理概念以外的澳新印,显然比以往的“东盟+中日韩”更大。而从内容上看,一方面,该构想继承了日本一贯主张的EPA蓝本;另一方面,又加入所谓“自由民主价值观”,以使意识形态色彩笼罩东亚经济合作。

2004年底,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万象会议决定,召开东亚峰会,推动建立东亚共同体。但美国认为,东亚共同体一旦形成,必将割裂“跨太平洋自由贸易圈”,并指责其“缺乏民主与自由理念”。于是,日本外务省提出,吸收具有“普遍价值观”的澳新印加盟,并主张“以日式民主引导东亚地区合作方向”。至此,东亚地区合作虽坚持“10+3”主渠道,但其范围已扩至16国,以东盟为起点的多组合作线路渐趋紊乱,东盟的主导地位也快速下降,东亚共同体日趋“漂移”。

在此背景下,今年以来,日本连续调整东亚政策,积极落实“提速与牵制”并重战术,快攻东盟,牵制中韩,争夺地区合作主导权,同时紧贴澳印,广拉中东、中亚,全面扩大回旋空间。此次日本决定在多边框架内提出“东亚EPA”,可谓是对上述战略调整的深化。首先,通过将国内政策向多边框架推广,迫使区内成员国并入日本轨道、陷入战略被动。其次,以所谓“普遍价值观”为藉口,意图孤立中国。第三,通过与其选定的国家和地区签订EPA,奠定日本主导的“地区政策、法律制度一体化”基础。

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制度的日本化”与“日式民主”的结合,必将把东亚地区合作引入歧途。有望接任日本首相的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更一语道破了“东亚EPA”更深层的用意,那就是为日本顺势确立“日美澳印外交、安全对话”机制提供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