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日本一些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在东京一个有大批中国人居住的地区游行,以抗议中国去年爆发的“反日示威”。游行发起人是通过互联网发出通知的,有大约200人响应号召,他们高举反中国的布条和标语。
据报道,游行发起人说,“我们不希望日本人忘记所发生的事……中国还没有为去年的示威中所造成的破坏道歉。”示威者希望日本政府在一系列争端中,包括东海天然气田问题上,采取坚定的立场,同中国抗争。
这是一个让人遗憾的举动。以示威纪念示威,日本右翼的过激言论让中日民间的隔阂至少在表象上又加深了一层。无独有偶,日本媒体也不约而同地推出了类似“纪念中国反日游行一周年”的报道,对去年春天中国一些都市发生的针对日本的游行作了详细的回顾。日本《每日新闻》发了长篇报道,其中有这么一句:“北京虽然现在没有举行反日示威,但因为靖国神社问题中日政治关系比一年前更恶化,‘反日’的火种并没有消灭。”这样的说法有很强的煽动性,难怪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难以恢复。
日本媒体此时的煽动着实是不合时宜的。去年春天中国各地发生针对日本的示威是中日之间各种意识形态对峙的总爆发。应该说,中日关系今春的态势明显好于去年的春天,没有了那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因为人们的关注点更多了。
中日之间今春的氛围可以用经济领域的有关数字来说明。刚刚传出的日本2005年对华投资再创新高的消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去年,日本对华投资额破天荒地达到了65.3亿美元,比前年上涨了19.8%。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数据,2005年,日本对华投资金额已经占到对外投资总额15%以上。日本从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中获益,也日益依赖蓬勃发展的中国消费市场。中日经贸互有带动,但日本对中国的依赖甚于中国对日本的依赖正成为中日的共识。另据日本媒体透露,虽然中国的京沪高速铁路标榜“完全自主开发”,但川崎重工等日本六家企业还是默不作声地从京沪高速铁路建设中得到了诸多利益——中国订购60列以东日本旅客铁道的“疾风”新干线列车为原型的高速列车。但是,川崎重工等企业面对媒体的追问却显得很低调,日本媒体猜测,成功赢得中国铁道部改造重要铁路线合同的日本企业是应中国方面的要求保持沉默。
总的来说,日本正不断地在与中国的交往过程中得到好处。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日本的某些好事者再去纪念“反日游行一周年”,实在是动错了脑筋,不识时务。日本右翼的过激举动,反映了什么问题?只能说,他们太不了解中国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了解中国和平崛起的态势,也对中日关系的互补现状与未来的发展缺乏起码的认识。虽然中国对政治、历史问题绝不松口,强调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是中日关系的最大障碍,但在引进日本技术与投资方面充满理性与智慧。从去春到今春,中国网民的关注点也已经有了更多的拓宽,“日本”再也不是唯一,对日本的理性的观察与判断正被提起重视。眼下,在中日之间经济、科技、文化合作的讯息不断传来的时候,日本媒体以及一些民族主义人士却重提去春的“反日游行”,成了今春的一个不协调音。这也给我们一个警示,今后中日民族主义情绪对立仍是一个值得留意的问题,因为这有可能影响政府决策。如果日本政府真像示威者所要求的那样对中国强硬,在一系列事关两国利益问题中同中国抗争而不是合作,那才是中日关系的悲哀。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
|
![]() |
2025/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