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小泉纯一郎9月退阵,日本政界已经是热闹非凡,谁能够在这场“后小泉”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已不仅仅是日本的内政问题,也吸引着中韩等周边国家的强烈关注。
呼声很高、在靖国神社问题上与小泉首相基本上持同一立场的安倍晋三,是中国国内媒体非常“感冒”的人物。虽然在出任官房长官后,他的“鹰派”强硬风格有所收敛,但仍有很多人坚信:如果安倍晋三执掌日本大权,那么中日关系可能变得更加糟糕。另外,比起麻生太郎“口无遮拦”的“大嘴巴”,安倍晋三的政治手腕更高明,脑子更清醒,是一种“智慧”型的政治人物,很不容易打交道。所以,中国国内媒体普遍希望主张妥善解决靖国神社问题的福田康夫等人出山,挽救岌岌可危的中日关系。
中国国内的这种期盼,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但谁出任日本下一任首相,这是日本国内政治势力较量的结果,不可能为我们的善良意志所左右。和中国一样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深恶痛绝”的韩国,在面对小泉之后的日本首相人选方面,就显得“从容”得多。韩国的政界、经济界的许多要人,均将“宝”押在了安倍晋三身上。这里固然有许多日韩之间特有的客观原因。譬如,安倍晋三是岸信介的孙子,岸信介在许多韩国人看来,是他开拓了日韩友好交流的新篇章,安倍晋三为此“沾光”不少。但韩国“器重”安倍晋三的主要原因,是安倍强有力的指导能力。安倍晋三是解决日朝关系正常化“瓶颈”的关键人物,这对韩国的外交政策将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安倍晋三也是直接与金正日打过交道的为数不多的日本政府高官之一。韩国就是希望安倍晋三在这方面发挥能量,推动东北亚地区周边外交的全盘皆活。或许,这就是韩国对“安倍首相”的诞生寄予厚望的重要原因。
如果安倍晋三上台,中日关系真的就会一杆子走到黑吗?这里也有进一步分析的必要。当年极度讨厌共产主义的尼克松,就是他,闪电般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成就了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大盛事。福田康夫的父亲、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曾是日本政界亲台湾派的“领头羊”,但也是在他的首相任内,亲自与中国缔结了中日友好条约。所以,毛泽东从不讳言,他喜欢右派。因为右派的身份,反而可以减少压力,做出一些令左派无法做到的、意想不到的大事情来。安倍晋三有没有这种智慧和决断力目前无人可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安倍虽然强硬,但决不是那种盲目蛮干的主儿。作为“后小泉”时代的领导人,无论谁当选,均不可能无视中国这个巨人的存在。对于这一点,安倍心知肚明。
总而言之,在目前中日关系低迷的背景之下,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任凭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的气概。与其等待日本国内政局的演变,还不如以我为主,将我们该做的事做好。只要自己站稳了,有了明确的长远战略和坚定原则,那么,不管日本政局如何变化,我们均可以从容不迫沉着应对。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
|
![]() |
2025/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