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研一是一位经常往来于华人世界的日本管理专家。在他最近出版的一本有关中国的书中,表达了对日本“沦落”的担忧,他写道:“目前我最担忧的是,日本如果没有妥善对策,不久的将来极有可能沦落为中国的周边国家。所谓的周边国家,就是实力只有中国十分之一的小国。如同加拿大与美国,丹麦、奥地利与德国的关系。”他还说,日本如果再不力图振作,很可能会像持续衰退两三个世纪之久的葡萄牙与西班牙,逐渐退出世界舞台,甚至失去翻身的可能性。他觉得,中日关系正朝着不利于日本的方向发展。
像大前研一这样理性的人,在日本是多数,他的焦虑因此也就有代表性。最近两年,尤其是2005年,中日之间风波迭起,舆情汹汹。从表面上看,这都是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惹出来的。但事情的真相并不是这样的。
中日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始于冷战时期。变化着的东北亚力量结构促使中日达成和解,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启动,为两国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在这一时期,日本对外政策,包括对华政策,都是十分明晰的。在冷战的政治结构下,日本成功地在亚洲建立起了被称作雁型体系的经济秩序。在1997年前,中国甚至都已经被纳入了这一体系。冷战的突然终结激活了原先被冷战秩序冻结着的各种力量,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以及东亚经济危机,冲击着冷战时期形成的日本秩序,外部的紊乱,反映到日本国内则造成了日本的战略迷失。
日本是这样一个民族:它总是追随最强大的力量。1902年到1922年,它追随当时的霸主英国,与英国结盟维持了其战略的稳定,使它有可能战胜俄国,将朝鲜囊入怀中,击败中国。冷战时期,它追随美国,并依托美国提供的政治秩序,成为亚洲第一经济强国。但是冷战秩序瓦解造成的混乱,使日本无所适从。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日美同盟似乎都摇摇欲坠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国发展的势头开始引起了日本的不安。到了1998年,战后雁型体系瓦解,而中国却安然无恙。从这个时候开始,日本战略界对周围世界的评估,开始有了明确的共识,他们认为,中国是其外部环境中最不确定的因素。而一旦有了这一判断,日本就开始了迅速的转向,以全力应对中国的崛起。
日本之所以在历史问题上越来越不妥协,“鬼”之所以屡屡被招来,不过是为了显示日本同中国展开战略对抗的决心。小泉决意扮演遏制者的角色。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双方未能在战略上取得和解,中日关系改善的空间也不是很大。
(本文作者系资深国际问题专栏作家)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30 |
|
![]() |
2025/6/30 |
|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