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微观:中日关系 历史 现实 未来(下) ——在香港凤凰卫视“破局之

三、中日未来的关系

中日关系可以说有三段历史,第一个是两千多年友好交往的,第二个历史就是1894年到1945年,这五十年的日本侵华的历史,第三个历史就是中日复交以后到现在三十多年,中国友好的历史,所以我把这些历史做了一个WIN和LOSE的组合。

中日关系是Win和Lose的各种组合

在1945年以前,日本对华侵略,中国输,日本赢;

到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就是WIN——LOSE,中国赢,日本输;

1972年到2002年中国复交三十年,我觉得是双赢关系,就是两国关系正常化。正常化就是Win—Win;

到2002年小泉上台的第二年到现在,两国关系开始偏离Win—Win状态,至少在政治领域转向Lose—Lose,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政冷”,如果听任“政冷”长期化,经济领域、首先是能源领域也可能趋向Lose—Lose,存在着最终导致整个两国关系陷入Lose—Lose的危险。

对今后我觉得中日关系不可能是你赢我输(Lose—Win),或者是我赢你输(Win—Lose),只能是或者双赢或者双输,所以我觉得目前中日关系处在很不正常的状态,处在两种前途的十字路口。有点像六十年代末佐藤的时期,现在面临再正常化,那个再正常化就是什么时候能够实现,我们都很期待,但是我觉得1972年的正常化和当今面临的再正常化有三个相似点,第一点就是正常化时周恩来提出复交三原则,日方响应,实现了,而再正常化就是今年五月胡锦涛提出改善中日关系的五点主张,小泉到现在没有以行动来响应;第二个相似点就是,正常化与再正常化的焦点问题都是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第三个相似点就是正常化再正常化日本都遇到了美国的“越顶外交”,今年中美将实现首脑互访,中国对美贸易已经超过对日贸易。

我觉得日本亲美亲过头了,对亚洲确实是忽略了,应该更好地返回亚洲,特别是小泉的外交。鲁迅先生说,你不能拔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到太空去,日本也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亚洲搬到北美洲去,日本重视对美外交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你也不要太轻视亚洲。

前中国国务院朱总理在日本说过一句话,他说1993年中日两国贸易390亿美元算什么,从两国的合作潜力来看,3900亿美元才是中日贸易应该有的水平,我觉得朱总理这个人很聪明,他说中日贸易从390亿增加到3900亿,这是一个二十多年的时期,而这正好是中日两国经济互补性最强的时期,中日两国最好的合作机遇期,我希望我们中日两国不要因为“政冷”而失去这个合作机遇期。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