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象法眼:中日关系将恶化到什么程度?

日本首相小泉最近参拜靖国神社,中国驻日大使王毅指出:小泉此举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小泉必须承担破坏中日关系的历史责任。这是非常严厉的言辞,肯定是来自中国外交部的指令,而中国外交部这种严厉的态度,只能是来自中国官方最高一级。 由于各种矛盾的积累,也由于日本最高当局采取了对中强硬的立场,中日关系看来正处于严重恶化的状态,未来的发展趋势令人担忧。

从1895年的中日战争开始,日本作为亚洲唯一的现代化国家,对昔日的文化源头中国从尊敬学习一变而为蔑视和欺侮;日本在20世纪后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但没有相应成为政治强国,“脱亚入欧”使日本成为发达国家的成员,却不可能在地理上使日本真正脱离亚洲。日本在外交和国际战略方面完全依附于美国,也使日本无法成为一个完全正常的国家。

中国最近二十多年来,彻底摆脱了从清朝后期直至20世纪60年代的战乱动乱和闭关自守,作为东亚最大的国家和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外开放,生产力如同火山爆发一样迸射,成为世界加工厂,其世界最大市场的前景也引起了各国的垂涎。中国当然还有许多问题,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中国显然处于穷极思变、置于死地而后生的上升时期,中国在新的国际环境中,在全球化时代中,重新振兴,将恢复其历史上长期享有的东亚主导大国的地位,面前已经出现了这一趋势。

13亿人口的中国,目前虽然在经济总量方面与日本尚有较大的差距,但是中国的潜力和动员能力却是日本无法企及的。在地缘政治方面,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与印度的关系由正常发展至密切,中国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强势对周边诸国包括朝鲜、蒙古、中亚各国、泰国、缅甸、越南和其他东南亚各国都形成了巨大的“磁吸”效应。这是日本无论如何也无法与中国竞争的。这种孤立的状况,并非中国刻意造成,而是日本面对这一情势,精英阶层显示了无力的状态,小泉只能乞灵于参拜靖国神社来表明自己不怕中国。

面临对中强硬的日本,胡锦涛不可能退让。他曾经在反日浪潮席卷中国之后下令禁止反日示威,也禁止中国媒体火上加油;但是小泉显然并不领情,或者说日本的统治精英已经决心对中强硬。中国的民意本来就蕴藏着强烈的反日情绪,在东京的强硬态度面前,北京必然一方面加强联络周边国家,使这些国家在未来的中日冲突中支持自己或至少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对民意因势利导,以反日的民族主义凝聚全国。东亚两强的对峙,很可能在东海油气开发问题上爆发,美国出于自己的全球利益和战略重点,很难在这个地区参与对中国的战争。

今天的日本已经不是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也不是昭和景气时期的日本,后现代化的日本,面对一个崛起的巨大中国,如果蓄意以PK的态度挑战中国,必须认识到中国也不是清末的中国,不是内战的中国,不是文革的中国,大中华经济区实际上已经形成,中国大陆从未像现在这样拥有巨大的生产力和市场消费力,中国的人民币虽然不是自由兑换的货币,却在国际金融市场举足轻重。中国拥有的投射核子武器的能力,更是曾经遭受原子弹轰炸的日本必须慎重考虑的:如果日本在东海首先向中国使用武力的话,就出现东亚两强的对决,日本不可能再像历史上那样欺侮中国而不受惩罚。

不能认为中国好战,也不能认为中国在建设中不敢与日本对决。胡锦涛秘密会见日本经团联会长,可以看出日本工商界正在积极斡旋恶化的中日关系,北京也在争取日本工商界能够软化小泉。笔者希望这一努力能够取得成果;但是从町村外相最近有关日中关系的言论来看,小泉政府对中强硬的态度将持续,中日决战的可能性正在增强。

(本文作者系凤凰卫视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