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微观:日本大学生看对华关系(下)

关于如何改善对华关系,日本大学生提出了不少看法和建议。大多数学生认为,“日中应该相互走近,相互让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扩大、几倍地扩大两国之间的人员往来和交流,但是,中国发生涉日风波以后,不少日本人认为中国对日本人来说是缺少安全感的国家,使得特别注重安全的日本人没有勇气去中国,因此,早日解除中国对日本人是‘危险的国度’的误解,扩大两国国民之间的交流,是改善两国关系的重要步骤。”“应该依靠两国交流来对付(日本)右翼。”

有一名学生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说明加强两国交流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我在高中上学的时候,曾参加到中国的修学旅行,在北京的一些学校,同学习日语的中国学生进行交流,当时我感到中国学生的日语说得非常好,而且他们对日本非常感兴趣,为此我感到非常高兴。以那次修学旅行为契机,我对中国产生了很好的印象。从我个人的这种经历,我觉得扩大两国之间的人的交流是改善两国关系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有的学生担心两国部分民众的情绪化会影响到北京奥运:“不尽快恢复日中关系,确实会影响到2008年的奥运,因为从现状看,日本人的选手和观众会觉得去中国有危险。为了今后,希望尽快改善日中关系,不仅是‘希望’,而且是‘必须’!”

关于中日间的历史问题,有的学生建议:“小泉首相应该到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对过去的侵略战争表示道歉。”

很多学生希望媒体做出改进,对两国关系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不少学生反映:“由于日本右翼的反中宣传,我曾经对中国产生一种不信感,通过学习‘日中关系论’,听到中国人的意见,消除了对中不信感,产生了反省的心情。”

一名学生尖锐地指出:“日中之间存在着‘舆论的墙壁’,两国的媒体和学者各说各的。”还有一名学生提出“超越媒体”的想法:“日本人不知道中国的真实情况,受媒体的影响而对中国形成片面的印象。今后,与其依靠媒体的片面报道来了解中国,不如越过媒体,直接扩大两国高中生、公务员、留学生、青少年的交往,加强两国的文化交流,真正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

一些中国留学生也对媒体提出了意见。:“我来日本后,对日本的实际印象与自己在国内被教育的或从媒体上知道的日本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我亲眼看到的日本与过去在国内知道的‘可憎的日本’很不一样。”“中日双方都光说对方如何不好,两国间的问题就无法解决。”“日中双方都应该理解和体谅对方的立场。”

日本大学生还对两国的相互政策提出看法说:“日中两国是不是应该更成熟一些,更‘大人气’一些,不要像两个孩子似的天天吵架。”日中之间需要三个“和平”:“政治上的和平; 舆论上的和平;海洋上的和平。” 还有一名高年级的日本学生说:“我可能说得不大好听:日中需要相互利用,特别是日本需要利用走向‘中国时代’的潮流。”

一些中国留学生也对两国的相互政策提出看法:“我感到中国的对日政策稳健、灵活、积极;日本的对中政策冷淡、强硬、固执。对日本的强硬,中国也应该反击,你硬我也硬,你软我更灵活。”“不过,中国的对日政策也应该与时俱进,应该依据新情况进行调整。”

一位中国留学生表示:“老师讲的‘再正常化’确是当今中日关系的最重要课题。”“日本要做正常国家,首先应该以正确对待历史作为突破口,让邻国放心。”还有的中国留学生提议:要“以民促官,以官导民”,推进“舆论外交”, 推进因特网上的“民间外交”。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