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视点:中日关系将有“新突破”?

日本第44届众议院选举激战正酣,邮政民营化、社会福利等问题成为大选的焦点,但有关靖国神社、中日关系今后的走向等问题,依旧引人注目。

目前普遍的看法是,民主党若上台,它会高举重视亚洲、重视中国的“亲亚脱美”旗帜,这将为中日关系的改善提供一个绝好的机会。反之,如小泉继续执政,则中日关系将更趋险恶。8月29日,小泉在与其他5名主要政党的党首举行辩论时,虽然回避参拜的确切日期,但仍毫不掩饰他在年内参拜靖国神社的想法。这更加深了人们的忧虑。

但仍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小泉8月6日参加广岛市中区的和平纪念式典,特地前往广岛县福山市的中川美术馆,参观了该馆收藏的中国现代绘画和陶瓷器。他在那里驻足了约一个小时,还颇有兴致地挥毫写下“感动”两字。参观结束后小泉对记者们表示:“中日两国关系并未跌至冰点。即使一时的政治关系多少有些恶化,双方在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仍会逐渐扩大。”中日媒体的解读是,小泉此举似乎意在通过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关心来改善中国的对日感情。

小泉在政局混乱、焦头烂额之际,突然脱离“主战场”,特地到一个偏僻的小城去参观美术馆,这为人们留下了足够的想像空间。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中川美术馆馆长中川健造。中川健造作为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的顾问,往返中国上百次,在中日两国政界和文化界有着深厚的人际关系,他与已故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的长女邓琳的友谊,更为圈内人熟知。热心于日中友好的中川健造的名言是:“21世纪的梵高和毕加索必将在中国诞生。”

在小泉造访之前的7月29日,中川健造出席了《人民中国》在日本开始印刷的庆祝招待会,并作为日方代表发表演讲,而中国方面的主要代表则是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的赵启正和驻日大使王毅。7月30日,中川健造夫妇受邀又与《人民中国》杂志社社长干明新共进午餐。在中日两国高层互访中断的背景之下,小泉突然拜访与中国有密切关系的中川馆长,他是否有意透过中川这一民间渠道向中国“释放”信息呢?这不能不令人联想翩翩。随后的8月15日,小泉发表了终战60周年的首相谈话,中国方面基本肯定了这个讲话,认为“对过去的这段历史基本上有个交代”。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在8月下旬访问日本时,对小泉首相的这一谈话也表示了相当的认同。

从中国方面来说,如果小泉续掌大权,这意味着他将在日本政坛确立强势,长期回避与他打交道是不现实的。对小泉而言,围绕参拜问题,在日本国内饱受其他党派“围攻”,成为其外交的一项弱点甚至是败笔,这点小泉亦心知肚明。两国长期中断高层往来,这对双方的长远利益来说,均是极其不利的。

在这种背景之下,中日双方表现出一些积极、灵活的姿态,也在情理之中。小泉是否通过民间的渠道为中日关系的改善打下“铺垫”,这要看以后的政局演变。9月份世博会闭幕,日本能否邀请到温家宝访日,这是一个风向标。小泉一向以摆弄“惊奇”著称,在中日问题上他是否会有大动作,目前下结论为时过早,但从近来小泉在中日关系问题上的一些表现来看,即便他续掌大权,也不至于在中日关系问题上一杆子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