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似乎总是重叠。1995年“二战”胜利50周年之际,日本首次试图争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未获成功。10年之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一边拒绝参加5月将在俄罗斯举行的“欧战”胜利60周年庆典,一边再度编织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梦。
小泉的热情,被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改革之火”燃起。3月21日,安南推出联合国改革报告,并公开称“日本有望成为新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当天即发表声明说:“秘书长的这一报告有利于推动改革,向日本希望的方向前进,因此日本政府欢迎和支持这一报告。日本决心进一步努力,争取推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改革在9月前得以通过。” 目前,日本宣称已经获得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支持,包括中国之外的安理会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
令很多人不解的是,日本在“争常”过程中,为选票计,似乎不应与周边国家就历史问题纠缠。但日本却选择了反方向,并越走越远。例如,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教科书问题、领土领海争端问题等均与邻国争议不断。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副教授安田淳表示,1996年后,日本政府不再重视中国的民意;在历史问题上,也不再重视东亚各国的民意。观察家指出,日本的战略在于,宁可得罪周边国家,也要坚持其政治大国的原则和立场。
此事再度撩拨起一直敏感的东亚各国舆论和民意神经。超过2000万的海内外华人在网上签名表示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同时,韩国和朝鲜明确表示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韩国舆论甚至说,日本政府的“道德”有缺。
去年9月日本开始“争常”冲刺时,东盟国家曾经发表评论,认为东亚都在等待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表态,作为这一地区的大国,“中国没有必要忸忸怩怩”。 显然,由于60年前的共同创痛,东亚各国希望就这一问题与亚洲唯一的常任理事国中国步调一致。
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非常慎重。中国政府在数年之前就已开始就日本“争常”问题进行研究。虽然作为常任理事国,中国拥有否决权,但是否行使、如何行使却大有讲究。作为亚洲唯一的常任理事国,安理会一旦付诸表决,中国将不仅代表本国的国家利益,还将考虑亚洲特别是东亚各国的意见。作为安理会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在赞成安理会改革的同时,还要考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中国外交部自去年9月至今,在这一问题上的表态大体可归纳为:一、对日本想发挥更大国际作用的愿望表示理解;二、为此日本必须正确对待历史问题;三、联合国安理会不是股东大会,不能以交钱多少来确定其组成;四、安理会应当更多地吸收发展中国家代表;五、中国目前无意就特定国家的要求进行表态。2005年8、9月间将迎来“二战”胜利60周年,对东亚国家来说,这更是一个敏感的时刻。因此,专家认为,如果不能够正确对待侵略的历史,日本难以在道义上担当起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大国之重任,日本在“争常”问题上恐难过东亚关。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
|
![]() |
2025/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