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透析:日本与中韩俄主权争端具有高度互动性

1990年代日本政治右翼化倾向逐渐加重,与中韩因争端加剧导致关系发生疏离后,发生的一系列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使日本解决争端领土开始进入了一个复杂而棘手的阶段。以前一直声援日本收回北方四岛的中、韩两国,对日本失去北方四岛的同情突然之间就消失了。而且,同被日本侵略的历史,与日本存在的领土争端中的同样感受,使中韩两国至少在民间的心理距离上被拉近。这种局面的形成对日本来说显然不是愿意看到的结果。

按照韩国依据二战结束处置日本的法规而认定独岛属于韩国而非日本本土的来源,是SCAPIN(有关从政治和行政上分离日本若干周遍区域的决定书)第677号,这份决定书将独岛排除在日本的“四大岛和1000余个小岛”之外,但在这个排除名单里,还有日本今天正在争取的北方四岛。就是说,依据这份韩国坚持的有效法律文件,不但独岛不属日本,北方四岛也不属日本。

日本与三国的领土争端的错综复杂关系,决定其中任何一个出现了解套的进展,都会对其他几个产生直接影响,其解决方案都会自动成为其他争端的直接参考。在这里,最具有可比较性的,是中日钓鱼岛争端和韩日独岛争端。

然而,必须注意到,尽管中国民间保钓人士开始借鉴并学习韩国民间保独岛的经验,但由于在与日本争端中所处的态势刚好相反,很可能这种互动性是起相反效应的。

而日本的意图也在将独岛、钓鱼岛、北方领土问题相联系起来,这样便于一个突破后立即对其他两者产生直接影响。

除了互动性外,外部力量的影响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作为二战领土转移的产物,日本与周边三国的争端,都有美国制造的影子。北方四岛,美国率先认为苏联是非法侵占,并积极支持日本索要北方四岛;而独岛,二战前是划归日本本土的岛根县,但美国将之与郁陵岛占领后,随即又交给驻韩美军,韩国据此认为这是美国将之划给韩国;钓鱼岛问题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敏感点,美国“做”出中日争端的痕迹就非常明显。在时间安排上,美军将之转移给日本,直接与尼克松访华的时间表安排在一起。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美国在与中国实现关系缓和时,又把日本拉进来以牵制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