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日关系又经历了很不平静,很不正常的一年,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月1日,小泉首相再次无视亚洲国家的反对声音,在其任内第4次参拜靖国神社,给其后一整年的中日关系投下了浓重的阴影。
2月下旬至3月,千余名日本自卫队队员分批前往伊拉克,开创了二战后日本向处在战争状态的国家派遣武装力量的先例。
月,中国“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遭日方扣押,经中方严正交涉,日方不得不将其释放。
4月,福冈地方法院判决小泉首相在2001年8月13日参拜靖国神社违反了日本宪法“政教分离”的原则,小泉则无视法院的判决,表示要继续参拜靖国神社。
4月,右翼政治团体日本皇民党的一辆大型宣传车冲撞中国驻日本大阪总领事馆大门,造成大门严重受损,馆舍建筑部分遭到破坏。这是中日恢复邦交以来,日本右翼分子蓄意破坏中国驻日外交馆舍最为严重的事件。
5月3日,日本和平宪法迎来了满57岁的生日。据《朝日新闻》的舆论调查,53%的人认为“有必要改宪”,35%的人认为“没有必要改宪”,这是自1955年开始有关调查以来主张改宪者第一次超过半数;与此同时,31%的人支持修改宪法第九条,60%的人表示反对,这说明国民中维护宪法和平精神者仍占绝大多数。
5月下旬起,日本媒体把中国在东海开发“春晓”油气田一事炒作得沸沸扬扬,称中国的开采行动“超越了东海海域‘中间线’”,“侵犯了日本的海洋权益”,要求中国提供相关海域的海底资源资料,遭到中方的拒绝。
6月14日,日本国会参议院通过了7项有事相关法案,这7项法案与去年国会通过的有事3法案等一起构成了日本完整的“有事法制体系”。
8月7日,尽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已经表态说,“中方不赞成足球比赛中少数球迷的偏激行为”,“期待着中日球迷能在非常文明地欣赏到一场精彩的比赛”,然而在亚洲杯足球赛北京赛场仍出现了少数球迷的偏激行为,日本媒体则大肆炒作说,亚洲杯决赛变成中国球迷的“反日战场”,竭力宣扬中国人的反日情绪如何高涨。
8月,日本陆海空自卫队三军在新防卫计划大纲拟议中各自提出了大规模裁减军备的计划草案,这实际上是日本防卫厅为进一步推动自卫队新军事变革,加快信息化步伐的新重要举措。
9月,临时内阁会议通过了“邮政民营化基本方针”,决定对日本的邮政事业实行彻底的民营化改革。小泉政府决定要对邮政事业、道路公团以及养老保险体系等进行大手术,实施彻底的改革。
10月,日本向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发起新一轮冲击。日本的比较优势在于财力,最大劣势则在于“追随美国”和“轻视亚洲”。 10月,小泉首相的咨询机构——“安全保障与防卫力量恳谈会”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把“基础防卫力量”转变为“灵活的防卫力量”,实现“海外派兵”法制化,推行日美战略分工协作,改变“武器出口三原则”。
11月,自民党宪法调查会提出的“修宪大纲草案”,主张设立“自卫军”,并允许其行使集体自卫权和在参加国际活动时行使武力。 11月,日方指责中国的潜水艇进入日本海域。
12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的新《防卫计划大纲》除了再次渲染“朝鲜威胁论”外,首次把“中国威胁论”写入了这一政府正式安全政策文件。首相助理川口顺子则游说欧盟不要解除对华军售禁令。
12月,日本政府接连放风说“不久将停止对华日元贷款”。
12月,日本政府为台湾岛内急进“台独”势力的总代表、彻头彻尾的麻烦制造者李登辉赴日活动发放签证,自称当过“皇军”的李登辉又一次踏上日本国土。
以上一系列事件不能不让人感到:虽然中日两国在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但是,近年来的中日关系却非常不正常,可以说是太不正常了。(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3/5 |
|
![]() |
2025/2/19 |
|
![]() |
2025/2/18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