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微观:日本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国家

日本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国家。

也许是因为日本这个国家多有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日本人总是比较多虑,一点儿事就可能令他们担心个没完,用日本人的话来说,就是富于“危机感”。

2004年日本人的消费虽有所增长,却很难期待消费增长成为牵引经济景气的动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担心今后消费税会增加,养老金改革会导致支付削减,社会保险费用负担会加重等等。

日本人制造东西的能力很强,他们的产品卖到世界各地,占领了人家的很大市场,然而却很少向别人开放自己的市场。这倒不是因为日本的关税高,而是因为日本的市场已经自成一体,其特有的关系网和商业习惯,使外国人很难打进去。

日本企业到世界各地投资,可是日本自身却十分缺乏对外国企业来本国投资的吸引力。

日本人说,近年来日本经济的复苏在很大程度上是“托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福”,可是日本人又担心经济日益强大的中国会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而且会让他们失去一个世纪多来自己在亚洲“一枝独秀”的那种美美的感觉。

日本人很想快点成为“政治大国”,而政治大国当然应该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可是当今日本在国际上对美国唯命是从,在国际上被很多人认为是美国的“属国”。

日本人说他们希望和平,可是近年来愈来愈多的人却支持修改和平宪法,在日本和平宪法迎来57岁生日之际,《朝日新闻》的舆论调查表明,53%的人认为“有必要改宪”,35%的人认为“没有必要改宪”,这是自1955年开始有关调查以来主张改宪者第一次超过半数;与此同时,尽管仍有60%的人表示反对修改宪法第九条,但是支持者的比例在上升,达到了31%。

日本人说他们的国家是现代化的“法治国家”,但是当福冈地方法院在2004年4月判决小泉首相在2001年8月13日参拜靖国神社违反了日本宪法政教分离原则的时候,小泉作为一国首相居然可以不买账;按理说国家领导人应该在遵守宪法方面做出表率,可是对国家领导人带头违宪的怪事人们却不吭声。

日本十分想当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但是,他们似乎忘记了联合国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至今还想翻反法西斯战争的案,翻东京审判的案。日本首相年年参拜的甲级战犯正是东京审判给定的性。

日本人自己也承认他们的经济离不开亚洲,与亚洲各国形成了很深的相互依存关系,但是很多人在心理上依然残留着对亚洲的蔑视。作为地理位置处在亚洲的国家,日本其实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日本的人口结构既“高龄化”又“少子化”,这个问题正在成为日本经济社会的最大的结构问题,然而,日本在接受外来移民问题上却十分保守,担心大量移民的涌入会破坏日本社会的宁静。

总之,日本是一个“很个性”、很矛盾的国家。中日关系就是中国跟这么一个很个性、很矛盾的国家的关系。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