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主流媒体争相转载了一篇叫做《日本政界“知华派”缘何受到挤压?》的文章,大意说的是现在在日本,说中国话,懂中国事务的“知华派”官员受到排挤。当今日本对华姿态渐趋强硬,政界的亲美、反华、亲台、排外等倾向合流而形成对华强硬氛围。这样,外交姿态温和或主张重视对华关系的政治家,相继失去了政治影响力。2002年5月“沈阳总领馆事件”发生后,一批日本政客掀起了“妖魔化中国”的浪潮。在对华交涉词穷之际,他们又把不满发泄到外务省“知华派”外交官们身上。近年,日本政府内通晓汉语、长于中国事务的高级外交官们被陆续调离对华外交领域,被派驻美国、东南亚、南亚及其他各地区的使领馆,干着根本用不着汉语、与中国事务无关的工作。
这篇文章给了我们一个及时的提醒,告诉了我们日本政坛的对华政策走向。但笔者觉得有必要续说几句:首先,一些日本政治家并非因为他们对华态度如何而受到排挤,像田中真纪子就是因为在国会运作等问题上与小泉意见不合而被免职。关于“日本政府内通晓汉语、长于中国事务的高级外交官们被陆续调离对华外交领域”一说,他们离开对华外交领域也许有种种原因,如果说统统是因为被“打压”而离开恐怕有失偏颇。日本政府也不至于如此不知人善任,为了国家利益,他们理所当然会考虑官员的“专业对口”问题。再者,对日本政府来说,难道真的不需要熟悉中国事务的官员了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随着中国与日本在东亚形成一山二虎之势,日本必然要加紧研究中国。在最近出台的日本《防卫计划大纲》中就明确指出中国军事力量威胁。“新大纲”还明确点到了台湾海峡的不明朗局势,并声称“将对潜入日本领海的外国潜艇采取适当措施”。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中国与日本在政治、经济以及其他领域都可能形成一种既斗争又合作的关系,对日本政府来说,没有几个“中国通”是不行的。日本媒体每天都少不了中国报道,中国社会发生什么事,他们报道得比中国媒体还全面,电视上常见众多中国问题专家一起很起劲地谈论对中外交问题。
真正严峻而现实的问题是,研究并熟悉中国的人不一定是亲近中国、对中国友好的,“妖魔化中国”的人也并非对中国事务一无所知。日本著名右翼、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反华倾向是众所周知的,可他有时会在公开场合说:我的一个中国朋友告诉我……看来他拿中国说事,也是花了工夫读过中国的。
从表面上看日本政界知华派受到“打压”,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不想了解、接近中国,相反有种种迹象表明,日本越来越重视中国。就连小泉也频频摆出“知华”的姿态说:中国发展不是威胁,是机遇。中日开展外交,我们也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几个“知华派”。前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算是“根红苗正”的“知华派”了,但他当年充其量也只能劝劝小泉别在8月15日去参拜靖国神社,改成正月去吧。增进中日民间交流,把广大日本民众培养成“知华派”才是当务之急。
相信对日本政府来说,“亲华”或“反华”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制订出更有效的对华政策,他们也正是这么做的;那么对我们来说,也该来个观念更新,不必计较谁“亲日”或 谁“反日”,处理国际关系无法感情用事,知己知彼才能争取更大的国家利益。对一般的中国国民来说,如果不了解日本,恐怕也就没有什么资本去批判日本了。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3/5 |
|
![]() |
2025/2/19 |
|
![]() |
2025/2/18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