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微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依据 一论中国对日关系

2004年8月,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在这个堪称为中国“新时期贯彻落实邓小平外交思想的重要文件”的讲话中,胡锦涛特别强调了“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着眼”,“坚持把国家和民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外交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这样看来,中国在处理对日关系问题上也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唯物论,就是要从中国国家和民众的利益出发,而不应以感情代替政策;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把广大日本民众与执政者区分开来,把一般执政者与少数右翼区分开来,争取日本国内的和平主义力量;坚持大局观,就是要从同际和国内两个大局着眼,把如何处理对日关系放在对外战略与国内稳定的全局来考虑。

当前中日关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包括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在内,归根到底是日本少数右翼组织及一部分右派政客挑起的。为了维护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防止中国周边地区的国际环境趋向恶化,中国要坚持“世界民众大团结”思想,更好地团结广大日本民众,驱散日本右翼“妖魔化”中国的迷雾,使大多数日本国民对“和平发展”的中国有个正确认识。

可以说,能否从国家和民众的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地正确处理对日关系,是对中国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应对同际形势与处理国际事务的执政能力的严格考验;是对中国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正确引导国内舆论与民众情绪、制定科学的周边外交政策的能力的一个严格考验。正确处理对日关系也关系到中国能否按照胡锦涛主席所指出的那样,为了维护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实现“四个环境”,即“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以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基本目标服务。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