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看日本电视上的长者智力竞赛节目,一位老人介绍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是看电视实况转播的国会辩论。至于为什么喜欢看,老人没有说明。笔者也看过几回,感到确实有可看性,第一,因为是现场直播,透明度高,让人有身临其境,直接参与“国家大事”之感;第二,看到政治家们唇枪舌战,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高低优劣都让人一览无余,自有一种快感或者说心灵的满足。怪不得有老人把看国会辩论当作养生之道了。近日笔者还觉得,国会辩论似乎还能折射出一些日本的世象,浓缩日本人个性的特点。
前几天,在例行的国会辩论中出现了一位“可怜”的老太太,她就是入选小泉第二届内阁的法务大臣南野知惠子。民主党的议员轮番向南野知惠子发起攻击,先是质问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内关于旧桥本派一亿献金的调查问题,可怜南野老太太颤颤惊惊,一问三不知,词不达意,最后只能用“因为关系到内部的具体事宜我不便回答”来搪塞过去。民主党议员们自然是不依不饶,他们向首相提出了罢免南野的要求。小泉也觉得有些尴尬,面对记者提问,只能说“南野很可怜”。10月23日的《朝日新闻》甚至以此事为题发社论,题目就叫《象这样下去要下台了》,狠狠地批判了南野知惠子,说她连自己的职责都弄不清楚,最后说看她下回如何表演。文章还提到了小泉首相在选才上责任重大。
看法务大臣在国会被欺负,我顿时感到政治确实是真刀真枪的,是骡子是马一下子就溜出来了。国会上的“欺负”虽然充满刻薄尖酸味儿、以至空气紧张,但那样的政治让人觉得真实可信,不禁羡慕几分。政治家被欺负,说不定就是老百姓的幸事。“欺负”何尝不是一种监督?南野知惠子得知民主党提出要求罢免她的消息后,惊得睡不着觉了,她做了深刻的自我反省,她说:我要拼上老命加油了,负起作为议员及法务大臣的责任。眼下司法制度改革关联法案、刑法改正法案等等堆积如山,我要认真学习法规法案,不睡觉也得学。
看来“欺负”也有好处,它催人上进,促人奋发。“欺负”是日本社会的常态,当然那种恶劣的欺软怕硬是应该遭到谴责的,身在日本的华人也常常身受其害,新到一家日本公司时会被欺负得手足无措。反过来说,既然这是日本人的改不了的习性,我们就不妨来点逆向思维,想想“欺负”的好处,比如它让人学会忍耐,进而精益求精。日本人严谨的处事方式,说不定与“欺负文化”有关,为了不能给人留下把柄,只好自己努力做到完美。
还是回头来说说政治家与欺负的关系,在政坛上实力才是硬道理,互相同情就顾不上了。就象南野知惠子,“被欺负”是因为你无法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回答,因为你的功课还做得不够,不管你有怎样的资历与怎样的背景,不能让民众满意都是要不得的。也只有在民主的体制下,政治家的一切才能如此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让民众大开眼界。从这点看,“欺负”还起到了试金石的作用。
记得上中学时有一位思想前卫的语文老师曾经在课外告诉我们几位学生中国政治中“人大举手,政协拍手”这回事,多年后的今天,人大、政协可做的事应比“举手、拍手”多一些了。但愿我老的时候,也能看着中国人大的辩论会颐养天年,看着中国的政治家们“互相欺负”而老有所乐,以此为养生之道,岂不快哉。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3/5 |
|
![]() |
2025/2/19 |
|
![]() |
2025/2/18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