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华山的祗园寺,又是九华山四大丛林之首,约建于16世纪的明嘉靖年间。祗园,本来是印度佛教圣地,相传释迦牟尼曾在祗园弘扬佛法二十余载,九华山祗园寺就是取这个故事而得名。经过几百年的延续扩建,现在的祗园寺已不仅仅是古朴幽深、香气氤氲的佛国净土,亦是翠枝如黛、环境优雅的游憩怡情胜地。
马勒别墅则位于上海陕西路延安路口,始建于1936年,是在上海靠赛马发迹的英国商人根据其女儿的梦境建造的一座建筑面积为2983平米,楼高三层的童话般的住宅。现在是上海衡山集团的一家四星级别墅酒店,是一座拥有高低不一的攒尖顶、四坡顶;墙壁凹凸多变、棱角起翘,通体黄褐色的独具一格的北欧挪威风格建筑。
祗园寺是拥有“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梦中人”的灵官护法的佛门净土,而马勒别墅则是一座让你时刻想起上帝的北欧建筑。二者本来风马牛不相及,是一个细雨蒙蒙的清晨,笔者与九华山祗园寺的监院广善大师在马勒别墅酒店的偶然相遇,把这本不搭界的两地奇妙的结合在了一起,本来嘛!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佛门弟子,应是以清修为主,靠布施度日的,而今天,在人们尚沉浸在春梦里的润露飘飘的这样一个清晨,一个佛门高僧竟出现在这夜夜笙歌千金掷,美酒珍肴伴美女的豪华酒店用早餐,(不过据笔者观察,大师一个早晨所用的不过是两杯豆浆),确实让俗世的笔者直到大师主动打招呼为止,一时头脑难以转过弯来,一时间竟觉如梦似幻。
一个欲往普陀朝圣拜见菩萨,一个欲起早赶往浦东机场返日,在这样一个静的连掉落一根针都能听得见的“润物细无声”的清晨,“缘”,就这样不期而至,与马勒别墅那迂回曲折、曲径通幽的复杂内部构造不同,方面大耳,鼻梁上架一副无框眼镜的大和尚说话倒是胡同里赶猪——直来直去,进餐中,他从笔者的出生侃侃谈起,直到24岁,又从24岁谈到32岁,再从32岁谈到36岁,最后是36岁以后的运势。从家庭到事业、从性格到身体,在不知笔者任何信息的情况下,大和尚谈笔者之过去,简直就是如数家珍,说得笔者是目瞪口呆,佩服的是五体投地。说完笔者个人,大和尚又谈起天下众生,谓现世众生所追求的无非是车子房子、金钱美女,却忘记了健康平安才是人生之大道,谈及此,大师拿出其去新加坡、台湾、韩国、日本讲经时为众生祈祷平安健康讲经的照片,看到国外向佛之人的虔诚的礼佛之心,笔者不觉惭然,再看大师的慈眉善目、清奇童颜,想到九华山的几尊肉身成圣的菩萨、地藏王的恢宏道场,不由得对大师的修养德行、洞察世事,对九华山的清丽脱俗、天开神奇,更增肃穆景仰之情。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大师也说:“济世随缘,总有十纲,一曰、与人为善;二曰、爱敬存心;三曰、成人之美;四曰、劝人为善;五曰、救人危急;六曰、兴建大利;七曰、舍财作福;八曰、护持佛法;九曰、敬重师长;十曰、爱惜物命。”笔者愚钝,仅能领会到,善事多做,必有平安健康相伴;心存杂念,当有厄运余殃跟随。又想到“人生如幻亦如梦,念念灭灭相往生”。其实,还是佛法说得对,人活一世,不外乎一直在追求食欲、财欲、色欲、名誉欲、睡眠欲这五欲,为此五欲,费尽心机、劳神损精。到头来,成功者,付一生之劳碌,失败者,同样也付一生之劳碌。
犹若我辈,平日里,在日本拼搏,回国内奋斗。偶回首,韶华已逝,前途无多。却还不知自己最终身归何处,所为何来?思及此,一时间,竟觉茫茫然,思绪繁杂,不可名状,忽又畅然若悟。此正所谓:人生谁都是过客,相守百年也是梦。世上万般带不去,一双空手见阎罗。想想我辈,“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知足者常乐,今后当以行善积德为己任,宽厚开朗以修身。即得此妙缘,“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思及此,豁然开朗,真个是妙哉!只是大和尚飘然离去后,尚不知是应感谢上帝还是应感谢佛祖,赐此妙缘,也许上帝和佛祖也是分“天域”而制,大概说英语的上帝管不着咱们这段,所以想想,还是感谢无所不在的佛祖吧。(本文作者系文学爱好者)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3/5 |
|
![]() |
2025/2/19 |
|
![]() |
2025/2/18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