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审计委员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2007~2012年度6年时间内,日本海上保安厅以虚构签订合同等手段,虚报冒领事件达千件,涉案总额高达约14亿日元(约合8687.61万元人民币)。
据《日本经济新闻》消息,9月26日,日本审计委员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围绕巡逻船维修费问题,海上保安厅和10个管区海上保安本部以签订虚构合同等手段,6年内虚报冒领事件达约千件。涉案总额约为14亿日元(约合8687.61万元人民币)。
日本审计委员会指出,这主要是由于海上保安厅组织内将巡逻船艇的航行行程放在首位,习惯不遵守繁琐的内部会计手续所致。日本审计委员会将此案件作为违反法律和政令案件论处。对此,日本海上保安厅表示:“没什么可说的。”
日本审计委员会查了10个海上保安本部2007年至2012年度的会计账簿。这10个本部不含海上保安本厅和位于冲绳县那霸的第11管区海上保安本部。查账内容包括巡逻船维修、油漆和螺栓等物品的交货会计处理情况。
相关人员透露,在这些账目中,最恶劣的手段是“通过第三方走账”。海上保安厅为向未签订合同的维修厂商支付费用,与其他维修厂商签订虚构合同,通过虚假合同厂商间接支付维修费用,位于鹿儿岛的第10管区海上保安部就涉及此类案件约20件,涉案金额达到近5亿日元(约合3102.72亿元人民币)。位于盐釜的第2管区海保本部采用这种处理方式的涉案金额也达到数百万日元。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3/5 |
|
![]() |
2025/2/19 |
|
![]() |
2025/2/18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