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卫省机构改革 “制服组”压过“西装组”

日本防卫省将于近期决定的机构改革方案的概要,其核心内容是把迄今由武官与文官分别负责的警戒监视等部队运用业务改为由武官主要负责。考虑到因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问题而行程的日中对立形势日趋严峻,防卫省认为计划通过武官指挥,以便灵活运用部队。

在日本防卫省内部,历来有“西装组”与“制服组”之分。由文官负责的内部运用企划局被习惯性地称为“西装组”,而由武官组成的“统合幕僚监部”被称为“制服组”。

防卫大臣在“运用”(指挥)自卫队时,不仅从军事角度出发,还需要综合考虑国内外局势后作出判断。军事方面的意见由“制服组”干部组成的统合幕僚监部给出,而政策方面的意见则由内部部局辅佐防卫大臣下达。

新概要指出,“西装组”与“制服组”存在业务重复,“为提高速度和效率,将部队运用统一归于制服组”,而法律的企划立案工作将继续交由文官负责。

这里的“运用”是指一般军队的“作战行动”。因为日本自卫队在形式上并非军队,所以使用了这个词。在日本,出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省,战后开始实行文官统治制度,由文职首相及防卫大臣指挥自卫队。

过去,“西装组”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制服组”产生了很大不满,认为自己“被过度管制”、“这是‘西装组’对军事专业领域的干预”等。

将运用企划局的权限统一到统合幕僚监部的话,“制服组”的权限将会强化。防卫省认为,不管是应对因中日岛争而引发的安全危机,还是为今后“修宪建军”做准备,自卫队的军事行动需要专业且迅速地作出应对,而世界各国基本上对军队普遍进行一元化管理。因此,防卫省的机构改革方案做出了上述调整。

2008年千叶县近海发生海上自卫队宙斯盾舰“爱宕”号与渔船“清德丸”相撞事故后,为吸取信息传达混乱的教训,自民党执政期间防卫省曾在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要使部队运用一元化。民主党执政后这一方案被搁置,如今自民党再次上台,因此这一改革方案被重新提出。不过,概要中没有提及落实上述构想的具体时间。

此外,概要还提出自2014年度起增设担任对外交涉的事务次官级“防卫审议官”一职,并统一采购陆海空自卫队的装备,控制采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