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游”已成为中国人旅行的一大选择,就连中小学学校都纷纷开始利用寒暑假期组织学生开展“放眼看世界”等形式的中外学校校园交流活动。然而,相比欧美国家,面向日本的学生交流项目却遭到冷遇。
《西日本新闻》近日报道,为密切两国年轻人的交流,位于日本九州地区的佐贺县佐贺市的某非营利法人组织欲招募100名中国大学生,开展暑期民间文化交流活动。早在5月,活动组办方就向上海、杭州等城市的10所大学发出了邀请,但响应寥寥,最终仅有8位中国学生报名,迫使主办方不得不另行招募8名韩国大学生“充数”,原本参加交流活动的20个市町也缩小到4个市町,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出现这样的情况,归根结底是中日国家关系跌入谷底影响了民间交流的顺利开展。鉴于“中日关系恶化的情况仍在延续”,不少中国家长对让孩子访日心存顾虑。
赴日参加活动真的很不安全吗?一些在日华人的回答让人们看到了不同情形。一位回国探亲的在日华人表示:“这里非常安全,空气和水的质量都不错,日本人对食物始终保持着非常高的标准。日本政府还会对想要孩子的家庭给予帮助。”
应该说,地缘关系和近两千年的人员往来,为中日关系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是,近现代日本对中国发动的战争,以及20多年的交流中断,也成为影响中日两国国民正常交流的巨大障碍。当下,“与日本有无直接接触”造成了不同人对日本的认知差异,确实影响了中国人赴日参加各种活动。未来,破除“坚冰”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中日两国国家关系出现问题致使民众之间产生抵触情绪,是一种正常反应。但若不能把控民族情绪,造成长期对立必然两败俱伤。为此,中日两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应对两国未来充满信心,具备与对方沟通、了解的意愿。两国关系的未来系于年轻一代,中日青年应敢于冲破阻力,破除僵化认知,将中日关系引向未来。
其次,在日华人对于化解两国民众的心结,有着他人无法企及的优势。在日华人已超70万,在成为在日第一大外国人群体,他们不仅通过自身奋斗改善了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印象,还应通过宣传,消除中国大陆民众心底里与日本人的隔阂。当前,针对日本地方招揽中国学生赴日交流受阻的情况,在日华人可以行动起来,或单独或联合组织一定规模的中日青年交流活动,用血缘亲情解除中国人赴日交流的顾虑和担心。
再次,媒体要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不可否认,当下中日两国都存在一些新闻媒体,他们为了迎合民众情绪,吸引眼球,夸大、渲染中日对立言论,给民众心理上投下阴影,导致两国民众之间产生认知误判。所以,解铃还需系铃人,消除中日两国民众隔膜,增进中日民间交流,新闻媒体责无旁贷。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3/5 |
|
![]() |
2025/2/19 |
|
![]() |
2025/2/18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
|
![]() |
20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