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中日邦交下一个四十年 松山芭蕾舞团举行特别公演

10月8日,东京都天高云淡,秋风起,带来清冽的寒意。在位于南青山的松山芭蕾舞团剧场内,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一场跨越时光、国境的特别演出正拉开帷幕。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韩志强、日本前经济产业大臣海江田万里、日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副会长陈学全、日中友好协会理事长村冈久平、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日本《朝日新闻》第一位驻北京支局长、著名“中国通”秋冈家荣……及众多中日民间友好人士受邀观看演出。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韩志强、中日友好人士与松山芭蕾舞团成员合影。

2楼的小剧场前,首先映入众人眼帘的是松山芭蕾舞团创始人清水正夫、松山树子和新中国历代领导人的纪念合影。这些纪念合影,穿越时光的隧道,让人们重新领略那段堪称中日关系佳话的“芭蕾外交”。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际,在邻国的日本东京,有一对日本人夫妇心潮澎湃,他们就是松山芭蕾舞团的创始人——清水正夫和松山树子。他们有感于在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践踏后,中国跨越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再创建国伟业,因此而心灵震撼。


松山芭蕾舞团全体人员挥动着不落的五星红旗 。

1952年,清水正夫和松山树子在东京第一次观看了中国电影《白毛女》。这部电影深深触动了他们的艺术灵魂,淳朴美丽却深受迫害的“喜儿”,就仿佛是中国的投影,“喜儿”那向往光明、顽强不屈的性格,更像是中国人民精神的折射。

一个念头从此植入清水夫妇心中,要尽所能,将《白毛女》的艺术魅力发扬光大,让众多日本人得以了解新中国的精神,借此表达自己那尚无机会喊出口的,对中国的感激和谢罪。

1955年,在清水夫妇的执着努力下,世界首场芭蕾舞剧《白毛女》在东京诞生,首演便获得了巨大成功。多少热爱和平、心怀愧意的日本人民纷纷为喜儿流下了激动地泪水。

1958年,松山芭蕾舞团顶着来自政治上的巨大压力,突破重重障碍,携《白毛女》第一次访华公演,并从此和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长久、牢不可破的友谊,也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良好的民间基础。

时光荏苒,半载如梭,截止目前,松山芭蕾舞团已经赴华演出逾13次。清水夫妇的儿子和儿媳——清水哲太郎及森山洋子在继承松山芭蕾舞团的同时,也继承了松山芭蕾舞团的信念——热爱中国、促进友好、用艺术传播美丽不屈的中国精神。

2012年,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今天,清水哲太郎及森山洋子又以“昔日之恩,无以为报”的心情,率松山芭蕾舞团倾力表演,和中日友好人士相约下一个40年。

已经64岁的森山洋子,她身穿当年周恩来总理赠送的舞台服装,亲自演绎“白毛女”,旋转、跳跃,不仅显示出一位国际舞蹈家的功底,更显示出一位日本人对中国发自心底地深情厚谊。剧场内,掌声久久、久久不息。

告别这场追今抚昔的时光之旅,告别这出跨越国境的艺术盛宴,在暮色里走出松山芭蕾舞团,秋风起,带来的却是周身的暖意。

记者还看见,在东京夜幕低垂时分,有许多日本友人为中国挥舞起不落的五星红旗。

(摄影:本报记者 蒋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