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民族本来好象没什么正式的魂儿。据说还是东京女子大学创立人新渡户稻造访欧,在比利时卖弄“日本的学校不进行宗教教育”时,被欧人挤兑:“没有宗教,学生如何接受道德教育呢?”新渡户稻造抻不住面儿,回国后才开始闭门造车为大和民族找魂儿。他所找到的魂儿是从武士那儿翻腾出来的。他认为:“当武士道从武士阶级向平民普及,成为‘全民道德标准’的时候,便成为了大和魂。”于是《武士道》诞生。经过了后来的逐步完善,这大和魂还与樱花扯上了关系。日本人把武士的随时赴死与樱花的瞬间开放刹那败落弄到一块儿,这武士道、大和魂就又被赋予了凄美之感。
大和魂虽是后世赋予武士的荣誉,但日本武家倒是早已有之,日本古代武士所遵循的各种规则,在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中得到了高度的概括。他把日本武士的关于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和剖腹等概念在向世界介绍的同时,也再次明确了日本武士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凭良心说,武士道的道义毕竟主要源于我们的儒家思想,儒家道德规范也确实影响了日本古代武士的行为。可以说,古代日本武士在面对信誉和尊严时,还是有令人尊敬的一面的。
举例来说,日本古时候有“士农工商”之说,武士排在首位而商人排在末尾就足以说明商业距离武士有多远了。但不幸的是,在日本开放港口后的短短几年里,封建制度就消亡了。于是,武士的俸禄也被剥夺了。作为补偿,武士们得到了可以用于商业活动的公债。不过,投入商务活动的武士们大都把老本儿赔了个精光。至于原因,是因为武士的名誉感尊严感让他们不屑与商人讨价还价订立契约等。由此,武士屡屡被狡诈的商人所骗,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后世编排武士历史时,把这一现象称为“武家商法”,其实,说穿了就是赔本儿买卖。不过,到那时为止的日本武士道,还是有着令人敬重的成分的。
坏就坏在一战、二战,当时日本一些迷醉于侵略扩张美梦中的狂妄分子伙同持同样观点的文人政客,断章取义武士道的道义,只给军人灌输无原则的忠君思想,致使日本军人踏出国门后大和魂就随云飘散而只剩“鬼”了。干的当然也是见不得光的勾当,就全不见了“信义”与“尊严”。战后复兴时期到来,日本人又重拾武士道精神,在商务活动中融入武士道的“诚”和“信”理念。也由此,给日本的经济腾飞带来了莫大的助力。曾几何时,随着日本泡沫经济发生而导致的经济持续不振,商家为维持生存,就又开始了背信弃义之行,比如什么以次充好、挂羊头卖狗肉甚至造假现象也都呈上升趋势,感觉这日本人的大和魂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需要而在与时俱“变”。
说到“变”,日本倒也确实有一直不变的东西存在,比如说他们的模仿能力。日本人自古就是拿来主义,拿来了,当然要想方设法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日本人不善创造,但却精于模仿,精于细加工,经过他们再加工出来的产品,非但惟妙惟肖,而且青出于蓝。看日本的模仿史,才会了解日本是如何将模仿进行到底并臻至化境的。如此,从这方面来看,大和民族这种亘古不变的模仿能力,某种意义上倒也可以说成是日本人的另一魂,不过,那是有别于武士道的另类大和魂。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4/18 |
|
![]() |
2025/4/11 |
|
![]() |
2025/3/24 |
|
![]() |
2025/2/19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