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随着钓鱼岛问题不断升级,中日关系迅速恶化。残暑未消的日本,百万华侨华人却感受到了阵阵寒意。有人因为中日友好交流活动延迟或取消,而蒙受经济损失;有人因为担心日本企业对中国产生不良印象,而推迟就职活动……。但无论如何,在日华侨华人帜热的爱国之情没有半点冷却,民族大义也没有半点含糊。不管在异国他乡经历了多少辛酸苦楚,在日华侨华人一直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和自豪,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是中国人。几组华侨华人的爱国观,代表了不少人的心声。
“我的理解是,爱国的感情是与生俱来的。刻意去谈爱国,就是在喊口号。如果真的爱国,就去做个好人,做个好的中国人。”——by潘铭
潘铭,是一位青岛姑娘。她出生于教师世家,姥爷曾做过大学教授,父亲是青岛市内一所高中的校长。今年,是潘铭来日本的第4个年头。
早在1979年,青岛市和日本下关市就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潘铭的父亲管理下的高中,也在1999年和下关市立大学签订了姐妹学校合约,每年互送5到10名留学生交换留学。截止目前,这所青岛高中已经送出了很多名毕业生到日本留学。其中有几位学生每次回国还都不忘去看看潘校长,家长们在当地一提起潘校长,也都充满了感谢。
2008年7月,是一个黑色的7月,潘铭经历了高考的“滑铁卢”,又碍于面子怎么也不肯复读。全家人商量后,决定经由父亲学校的关系,让潘铭也到日本留学。对于要面子、好强的潘铭来说,这倒也是个很好的“逃避之旅”。
在出国前的那个暑假,潘铭的父亲带着她见过了两名回来探亲的留学生学姐。这两名留学生都是高三毕业后通过学校关系前往日本留学,一路畅通无阻。大家也都诚恳热情地对潘校长说,“校长的女儿就交给我们吧,铭铭来了,我们一定会好好照顾她。”
就这样,2008年10月,19岁的潘铭空降到了日本下关。
和所有中国留学生一样,交完学费,收拾好宿舍后,第一要紧地就是找打工的地方。看着同来的留学生用蹩脚的日语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打电话,潘铭庆幸,还好我有两位学姐帮忙。
潘铭的两位学姐,都是大二学生,一位在汉堡店打工,一位在卡拉OK打工。两个月过去了,潘铭始终“抓”不到她们,偶尔在校园里见面,也是来去匆匆,要么赶着上课,要么赶着打工。
转眼到了2009年,看着周围的留学生都凭借自己的力量,陆续地找到了工作。潘铭这才决定,靠自己!花100日元买了一份募集打工的杂志,逐个地方打电话,在这个过程中,潘铭遇到了被她称为“来日本后最大的屈辱”的事件。有两家餐厅在募集要求中都写着“留学生可”,但在面试时一看潘铭来自中国,居然都立即抹下脸说,“我们不要中国的”。潘铭强忍着眼泪走出店外,中国的怎么了?!
又羞又恼的潘铭逢人便说,“我招它还是惹它了,日本人、日本餐厅凭什么歧视我们中国人”。后来有学姐告诉潘铭,“小声儿点儿吧,你不知道,听说以前有中国人在那块儿打工,表现不好,听说还骗钱了”……
潘铭对记者说,当时我就觉得自己像是替别人背了黑锅,但是今天再说起这件事,就又觉得,被那两家餐厅拒绝也不无道理。在中国,我们可以互不相识,但是到了外国,我们代表的就都是中国人,每个人头上都插着一面中国国旗。能够接触到中国人的日本人毕竟不多,他们会把自己接触到的中国人当成是所有中国人的代表,要是接触到的是个好人,就会由衷地感觉中国人好,要是接触的是个不怎样的人,就会真的认为中国人集体差劲。现在,我也特能理解学姐们为什么不愿把我介绍到自己的店里打工了,她们也怕带进来的不是好人。
“姐姐,你问我的爱国观是什么,可是我的理解是,爱国的感情是与生俱来的。刻意去谈爱国,就是在喊口号。如果真的爱国,就去做个好人,做个好的中国人。姐姐,我这个人说话有点儿直,但说的都是真话。”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4/18 |
|
![]() |
2025/4/11 |
|
![]() |
2025/3/24 |
|
![]() |
2025/2/19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