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作为一个咨询的平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使网路进入每个人每分钟的生活。但是,网路欺凌、虚假信息等导致孩子卷入麻烦的案例也不绝于耳。孩子们也许能非常熟练的使用这些方便的工具,但是却很难在纷繁复杂的网路世界中筛选出有害信息并远离之。而针对这些社会经验极度欠缺的孩子熟练使用互联网相关的家庭“规则”却非常欠缺。
“如果放任孩子使用手机或者互联网,就如同是在深夜10点以后,将孩子送往繁华街的新宿·歌舞伎町一样”。
7月,东京·涩谷举办了学习有关互联网和手机等相关家庭“规则”的专题讲座—东京都的“家庭e规则讲座”。讲师大野裕之(49岁)向参加讲座的中小学生父母们强调了指定这种家庭“规则”的必要性。
现在,手机和互联网已经在孩子们中间得到普及。根据日本内阁府2011年度开展的调查结果,有16.6%的小学生有用自己专用的手机,而中学生中这一比例达到42.8%,高中生更是高达95.1%。
另一方面,因为兴趣为主而被卷入麻烦的事件也非常多。东京都接受孩子使用互联网和手机等相关的咨询的“こたエール”电话咨询中心,收到最多的咨询就是要求支付成人网站等相关的俱乐部入会费等的“虚假请款”,占咨询量的31%。居第2位的是孩子们将自己的照片发给了网友希望“交往”等的咨询,占8%。
大野老师还指出,“‘tahine’在网络用语中意思是‘死’。网络世界中充斥着很多不知道就难以弄清的事情。因此,不能放任孩子自己,而应该在父母的监护下上网”。
而制定家庭“规则”的关键就在于,要让孩子们了解到:网上存在很多可能与犯罪相关的网站;在网页公告上随便写是可能会伤害到对方的,甚至有可能发生发展成为一种网上欺凌。不过,大野老师也建议,家长在叙述这些的时候可以使用“妈妈是这么想的”,或者以父母为主语的“我建议······”等来更好的将父母的想法传达给孩子。
另外,还要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家庭“规则”。要让孩子明确在“规则”中写出“写邮件的时候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等自己的宣言。
而一旦不能遵守“规则”,则要制定第2规则,即“备用规则”。“备用规则”并不是直接剥夺孩子使用手机等的惩罚规定,而是“将手机交给父母暂时保管一周”等类似的可行性较高的规定,而且一定要按照规定实施。
大野老师建议家长们“基本上,孩子们的宣言都会出现违反。因此,制定好备用规则,让孩子们意识到一旦违反自身的责任将会有什么后果,并逐步自觉起来是非常重要”。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4/18 |
|
![]() |
2025/4/11 |
|
![]() |
2025/3/24 |
|
![]() |
2025/2/19 |
|
![]() |
2025/2/10 |
|
![]() |
2024/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