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述日本:孔子学院被诬“文化间谍”

 

西方媒体污蔑孔子学院是“文化间谍”

蒋述日本,我是蒋丰。今天,我想和环球网的网友们谈一个沉重中包含着轻松的话题,或者是轻松中隐含着沉重的话题。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更加注重传播文化,开始向国际社会展示“软实力。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在世界各地创办了200多所孔子学院,在日本也创办了11所孔子学院。对此,西方社会一些媒体给予了另外的解读,甚至诬蔑孔子学院式是“文化间谍”。那么,今天我们就看看日本工学院孔子学院在做些什么。

今天,我们在日本工学院大学孔子学院里面,看到日本香道凤凰流后继者野口香崇举办香道讲座的第一讲,也就是“开讲仪式”。众所周知,香道本来起源于中国。作为我个人来讲,我最喜欢北宋文学家苏轼那首描述香道的小诗,里面说“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一炷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而香道传入日本则是中国的唐朝年间,据说是鉴真东渡的时候带到日本。

香道起源于中国融入进日本文化

在这次的开讲仪式上,我看到桌案上摆放着的香筷、灰拍、香镊、香匙等几十种制香工具。野口香崇在给学生讲述了香道从中国传来的历史以后,优雅地把工具一一擦拭,开始演示香道。

品香的时候到了。香道所讲究的静观不语,让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人生道理的景象,在到场的学生中得到体现。一位日本学生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表示,虽然少年时代在学校里面也接触过香道,但成年以后回过头来,才知道香道对于培养人的精神、人的情感、人的素质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日本工学院大学孔子学院院长西园寺一晃则表示,香道来自中国,但已经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今天学习香道,可以凭此盒中国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日本香道凤凰流后继者野口香崇在接受环球网采访时,特别指出香道传入东瀛后,曾经成为上流社会及市民阶层都乐于接受的修身养心的生活哲学。但在今天,香道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学习香道,不是仅仅要求参与者通过嗅觉辨识出各种不同香的种类,而是要达到一种闲寂、优雅的内心状态和生活方式的目标。

中国文化的感染力令西方人敬畏

话说回来,在日本工学院大学孔子学院,我目睹了这次的讲座以后,就想发问:孔子学院怎么会成为“文化间谍”呢?西方社会为什么对我们中国软实力这样戒备、诋毁呢?结论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知道“软实力”的作用,而不想让中国发挥这种作用。

好,今天的“蒋述日本”就到这里,谢谢各位的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