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魂回归祖国激励民族精神

“九·一八”事变80周年前夕,19具散落缅甸近70年的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骸被寻回,魂归故土。据报道,9月13日,中缅边境口岸的云南畹町、腾冲分别为这19名远征军将士举行“国门迎忠魂”仪式,当地居民站满道路两旁,注视着漂泊已久的抗日英雄“回家”,许多人眼里噙满了泪水。

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战士曾两次入缅抗击日军,前后有8万将士阵亡。至今仍有6万远征军将士遗骸散落缅甸。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中国远征军的英勇事迹曾被遗忘,没有获得公正评介和公平待遇。

如今,中国远征军英魂终于回归故里,他们当年为国捐躯的精神和表现受到了应有的肯定和尊重。这充分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展现了民族的自信和国家的胸怀。

尊重历史,崇尚英雄。当年远征军为了阻击日本从缅甸进入中国,为了保护中缅公路这个抗战大后方的通道,保障抗战物资运输畅通,保障滇西战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是为了中华民族不亡而战死的。这样的军队,历史不该忘记,国人不该忘记。天安门广场上的英雄纪念碑,镌刻并缅怀着从1840年虎门销烟开始为国捐躯的英雄们。保家卫国的中国远征军8万勇士也应在其行列,同样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

远征军魂归祖国,显示了现今中国大陆能力超强,执政党胸怀宽广。这些年来,中国大陆日渐强盛,有责任也有勇气把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亡魂迎回祖国安葬,为他们树立纪念碑,供后人祭祀。善待英魂既是对他们的亲人的一个交代,也是给民族一个精神抚慰,并还远征军将士一个公道。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没有放弃过寻找为国捐躯的烈士遗骸。一个国家对为国捐躯者的尊重,其实是对国家自己的尊重,是国家尊严的体现。对中国来说,也是作为一个以民为本、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品质。

英雄般迎回远征军忠魂,也充分体现了民族大义和民族自信,爱国一家,不分党派。当年中国“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一致抗日”,无论共产党的军队还是国民党的官兵,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抛头颅洒热血,一样是英雄。抗战是国共两党合作的胜利,不论哪个党派的军队,为抗战而牺牲的烈士都应被厚待善待,而不应厚此薄彼。在民族大义面前,理应抛开党见,正确对待历史,公正对待牺牲或仍健在的抗战老兵。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年来,不光是中国远征军英勇抗日的悲壮史实获得公开承认和尊重,整整八年的中国抗战史也正在还原其真实面貌。大陆官方承认了国民政府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最近推出的《中华民国史》积极评价蒋介石的抗战表现。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也在修正,正确描述和评介国军的抗战功绩。在一些地方,国民党抗战老兵也享受了抚恤金,并获得抗战胜利纪念章。这些既符合历史的逻辑,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个国家对于英雄的态度取决于这个民族的良心。公正对待中国远征军,正确看待国共合作的抗战成果,共同纪念所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先辈和英雄,也有利于体现“一中原则”,促进两岸统一,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