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战机推迟交货,同盟合作拖延谈判,而最近,日本防卫省再次从美国人那里得到了令人沮丧的“延期”消息。
多名日美关系灵通人士日前透露,美国已经通报日方,将把海基拦截导弹“标准3-Block2A”的研发工作延长约两年,理由是美方需要对弹头部分进行更多的测试。
作为日美两国合作项目,“标准3-Block2A”导弹从2006年开始由双方联合开发,日本负责研发导弹整流罩和发动机,美方负责研发动能弹头。美方出资11亿~15亿美元,日本也“搭”上了十多亿美元。按照计划,“标准-3 Block2A”导弹的研发期为2006年至2014年,2017年开始部署。日本防卫省准备最迟2020年在海上自卫队宙斯盾舰艇上装备该导弹。但是,美方的突然“变卦”,让日本美梦泡汤。
一年多前,美国空军部长迈克尔•唐利突然宣布,正在开发的F-35战机将推迟两年装备部队,而且价格也将大幅上升。这让日本自卫队下一代作战飞机的选型计划陡生变数。面对中国、俄罗斯空军战斗力不断升级、自卫队原有战机F-4日益老化的局面,日本防卫部门表示:“未来几年空军力量的对比变化将对日本产生不利影响,有必要做好应对准备。”但是,F-35在研发过程中问题连连,预算不断超支,交付日期也不停推后,使日本在选机问题上迟迟不能拍板定夺,对日本航空自卫队今后的装备部署、乃至整个武装力量的发展方向产生了严重影响。
今年是《日美安保条约》修订51周年,也是日美军事同盟新的50年的开局之年,尽管日本民主党上台执政后,从鸠山到菅直人,再到今天的野田内阁,所有官员都在强调“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的基轴”,也不断有日本官员访美寻求深化“日美同盟”,但由于在驻日美军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日本政府迟迟未能给出明确答案,也由于频繁换相导致的政坛混乱,日美之间有关深化军事同盟关系的谈判也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
美制装备不给力,高层谈判无进展,“延期”似乎已成为日美军事同盟中的一个关键词。
这种“延期”一方面反映出美国军事装备研制领域的不景气。两次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消耗了美国大量的国力,使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不得不大量削减各方面的开支,其中也包括国防开支。有消息称,作为美国国会决定在未来十年削减3500亿美元国防开支的一部分,F-35战机研发计划有可能最终被放弃。在预算不断“缩水”背景下,飞机和导弹的“难产”也就在所难免了。
另一方面,“延期”也反映出日美同盟逐渐呈现的裂痕。日本民主党上台后,鸠山政府打出了“亲亚疏美”牌,要搞“东亚共同体”而与美国“平起平坐”,日美同盟产生了严重倒退。之后的菅直人政府虽然极力修复日美关系,但在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上难有突破。加之日本“3•11大地震”的发生,使双方的外交关系谈判几近处于停顿状态。对于日本政府来说,既然内政不稳,外交只能搁置。而“轮换坐庄”式的日本政坛也使美国对自己的这位盟友产生质疑。
如今,花费数十亿美元的“标准3-Block2A”导弹研发前景尚不明朗,日本政府心里是什么滋味不必多说,不过,既然日本把自己安危绑在了“日美同盟”这艘战舰上,就应该承受种种“延期”的苦果,甚至不惜延误自身的发展。
热点视频
热点新闻
![]() |
2025/6/10 |
|
![]() |
2025/6/10 |
|
![]() |
2025/6/4 |
|
![]() |
2025/5/25 |
|
![]() |
2025/5/16 |